中国金融巨头中国平安于2017年首次披露成为汇丰控股大股东,目前已成为这家英国银行的最大股东,持股超过8%。中国平安希望汇丰控股进行一次全面重组,进而使市场基于该公司庞大的亚洲业务给予其更高的估值,并减少这些亚洲业务受到的伦敦监管机构的约束。
如果这一努力取得成功,汇丰控股可能会出售其以香港为中心的亚洲业务的股份,以令该业务单独上市。汇丰控股去年的税前利润为189亿美元,其中亚洲业务贡献了近65%。一个更激进的重组方案是将汇丰控股一分为二,将其亚洲业务分拆给股东。
汇丰控股截至去年年底拥有3万亿美元资产。标普全球市场财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的数据显示,汇丰控股是欧洲市值最高的银行,截至上周五收盘,其市值约为1,250亿美元。2017年12月,中国平安在所持汇丰控股股份比例超过5%后首次报告持有该行大量股份,自那时以来,汇丰控股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价格已下跌逾三分之一。
对中国平安而言,这是改行史无前例的加入全球股东激进主义浪潮之举。中国平安自身是中国市值最高的上市保险公司,市值相当于1,220亿美元左右。该公司眼下正谨慎行事,以前曾把入股汇丰控股描述为一项旨在助力保险业务获得回报的单纯的财务性投资。
知情人士表示,汇丰控股发布第一季度业绩、召开年度股东大会前夕,中国平安最初在一家外部公关公司帮助下匿名提出了自己的诉求。汇丰控股上周发布了业绩、召开了年度股东大会。上周五,彭博(Bloomberg)和《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指出,希望汇丰控股做出改变的投资者是中国平安。
即使到现在,中国平安仍不做正面回应。一位发言人说,该公司希望股东参与有关汇丰控股未来的辩论。这位发言人说,中国平安将支持任何有助于汇丰控股价值增长、改善其经营管理的建议。
其中一位知情人士周一表示,虽然中国平安拥有足够多的持股,可以要求召开股东大会就汇丰控股重组事宜进行投票表决,但中国平安不会自己做这件事,不过如果其他投资者牵头,平安将予以支持。
汇丰的一位发言人说,汇丰控股有一项与所有投资者沟通的常规方案,并指出该行最近的股价表现是其成功的证据。路孚特(Refinitiv)的数据显示,过去12个月里,汇丰控股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价格大体持平,同期香港恒生指数累计下跌28%。
在面临来自最大股东的压力前,汇丰控股领导层已面临一系列挑战。在首席执行官祈耀年(Noel Quinn)的领导下,汇丰已在更多聚焦亚洲,同时缩减在美国和法国等市场的业务。
祈耀年在为上周五的年度股东大会准备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的国际网络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他称,在汇丰的环球银行和资本市场业务中,在亚洲实现的客户收入中约有一半来自位于其他地方的客户。
与许多贷款机构一样,汇丰的业务直到最近还受到全球超低利率的掣肘。超低利率会侵蚀银行的放贷利润。上周,汇丰表示,由于该行为俄罗斯和中国的不良贷款进行了拨备,季度利润下降了28%,但利率上升将帮助其实现较长期目标。
过去12个月里,汇丰控股在香港上市的股票价格大体持平。
图片来源:ANDY RAIN/SHUTTERSTOCK
自1993年以来汇丰的总部一直位于伦敦。2015年和2016年,该行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评估,考虑是否应该迁至香港或其他地方,董事会最终决定保持总部所在地不变。过去几年,汇丰卷入了中国和西方之间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特别是在北京方面收紧对香港的控制之际。
大约两年前,当新冠疫情席卷欧洲时,英国央行告诉汇丰和其他英国银行停止派发股息,以便在疫情期间保存资本。英国央行2020年3月提出这一要求,并在同年12月取消该要求。汇丰2021年4月恢复派发股息。暂停派息在香港尤其不受欢迎,香港的许多投资者之所以持有汇丰的股票,原因之一就是其高额的股息。
对汇丰控股的重组有一个样板,即保险公司英国保诚集团(Prudential PLC, PUK, 2378.HK),这是另一家总部位于英国、业务侧重于亚洲的金融公司。
2020年,对冲基金公司Third Point LLC呼吁保诚将其美国业务和亚洲业务分拆开来。保诚最终在2021年将其美国子公司Jackson Financial Inc.分拆给了股东,此前也探索了将该业务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
在创始人兼董事长马明哲(Peter Ma)的领导下,中国平安已成长为中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金融集团之一,在银行、医疗健康、金融科技以及保险等领域拥有广泛的利益。大约10年前,汇丰控股出售了所持中国平安15.6%的股份,在那之前,汇丰控股曾是中国平安的最大股东。
中国平安通过其资产管理子公司在过去几年里增持了汇丰控股的股份。截至上周五香港股市收盘,该公司所持汇丰控股股份价值约102亿美元。根据FactSet慧甚的数据,这些持股占汇丰控股股份的8.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中国平安施压汇丰控股重组,悄然成为激进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