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d Bath & Beyond的婴儿产品业务是否有出头之日?

上周五,《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报道,Bed Bath & Beyond旗下Buybuy Baby业务的潜在买家已经出现。求购者包括私募股权投资公司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和一家由Casper Sleep前首席执行官Philip Krim主持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

鉴于Buybuy Baby是这家陷入困境的零售商的一盏希望之灯,这种兴趣并不太令人意外。在截至2月26日的最近一个财季,Bed Bath & Beyond旗帜品牌的同店销售额同比下降了15%,而Buybuy Baby则同比温和增长。正如投资银行Loop Capital的股票分析师Anthony Chukumba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的,Buybuy Baby是唯一具有全国规模的婴儿产品零售商。该连锁品牌恰好也是盈利的。去年,该部门基于利息、税项、折旧、摊销前收益(Ebitda)的利润率为“中个位数”,而公司整体基于Ebitda的利润率仅为2%左右。

更值得注意的是股票市场相对冷淡的反应。在3月6日给Bed Bath & Beyond董事会成员的一封信中,激进投资者瑞安.科恩(Ryan Cohen)说,Buybuy Baby可能“比Bed Bath & Beyond整个公司的市值还要高得多”。

Bed Bath & Beyond的股价在《华尔街日报》上周五的报道后上涨了8%,不过周一又回吐了部分涨幅。总而言之,与科恩的持股被披露之前相比,Bed Bath & Beyond的市值增加了不到1亿美元,原来为13亿美元。

即使出现一个有吸引力的出价,出售Buybuy Baby也会遇到一些麻烦。瑞银(UBS)股票分析师Michael Lasser在一份报告中指出,剥离业务可能会导致一些额外的成本,因为公司会失去“购买和分销方面的协同效应”。

Bed Bath & Beyond不断恶化的财务状况也会带来一些难题。截至最近一个财年,该公司的净债务约为Ebitda的4.6倍,比新冠疫情暴发前的0.8倍要差得多。Chukumba指出,从该交易中获得的任何现金都可能不得不用于偿还债务。这意味着不能用于向股东派发特别股息,也不能重新投资于陷入困境的核心业务。此外,还会有一笔巨额税款需要支付。

没有人想让Buybuy Baby困在泥潭里,但似乎也没有人认为把它弄出来会是轻而易举之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Bed Bath & Beyond的婴儿产品业务是否有出头之日?

赞 (0)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