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意外下调5年期以上LPR,稳增长意图明显

这是中国央行最近采取的一系列定向举措中的最新一项,凸显了中国决策者如何被美国的加息和中国的“动态清零”抗议政策束缚了手脚。过于激进的宽松政策有可能促使资本逃离中国以寻求更好的回报,而封控措施正在抑制企业和家庭对新贷款的需求。

围绕中国今年发展轨迹的不确定性,进一步给全球增长前景蒙上了阴影。在发达经济体艰难应对令人目眩的高通胀和利率上升之际,全球增长前景已经颇为黯淡。随着主要城市实施封控措施,中国经济在3月和4月大幅放缓,给已经在努力应对房地产低迷、出口需求下降以及科技和教育等高增长行业监管收紧等问题的中国经济带来了更大压力。

中国央行周五将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从4.6%下调至4.45%,这是该利率自2019年成为中国央行重要政策工具以来下调幅度最大的一次。中国央行曾在2020年初将5年期以上LPR下调0.1个百分点。

此次降息出乎市场意料,中国央行本周早些时候维持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利率不变。MLF是中国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的中期贷款工具。中国央行周五称,1年期LPR将维持在3.7%不变。

周五降息之前,中国央行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支撑国内经济,其中包括为银行提供廉价资金,针对一些企业制定贷款项目,以及为潜在购房者提供扶持。

但许多经济学家说,这套措施的力度不及中国央行过去实施的那种大规模且覆盖广泛的宽松货币政策,最近一次的大规模宽松举措发生在2020年疫情暴发之初。中国央行在2020年初两次下调了基准贷款利率,同时向银行系统释放了数千亿美元的流动性,以便银行支持那些受到武汉疫情最初的冲击而举步维艰的企业。

经济学家们说,下调五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似乎是针对数月来低迷的住房市场。

图片来源:CFOTO/ZUMA PRESS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驻香港研究中国问题的资深经济学家胡东安(Tommy Wu)说,最新的降息举措传递出一个更强烈的信号,即中国不想采用覆盖广泛的货币宽松政策,而是想更有针对性地放松政策。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驻新加坡研究中国问题的资深经济学家Julian Evans-Pritchard在给客户的报告中说,不要指望会出台2020年那样的大规模刺激措施。

中国央行对中国经济放缓的谨慎应对显示出,美联储的利率政策正如何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由于投资者追求更高的回报,美国快速加息的前景正在将资本从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吸走。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的行业协会国际金融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债市和股市净流出430亿美元,为有记录以来的最大规模。

除了可能加剧资本外流之外,过于激进地放松政策也会使人民币面临贬值风险,可能会刺激通胀、使中国有管理的汇率制度面临考验。在2015年的一次惨痛经历中,中国为阻止人民币下滑几乎烧掉了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当时国内外投资者纷纷抛售中国资产,对又一轮中国增长放缓、美国利率政策收紧做出反应。

胡东安说,许多决策者对这个经历记忆犹新。他说,资本外流是一种制约因素,我认为他们不想犯同样的错误。

整个亚洲都感受到了美联储收紧政策产生的引力,这使亚洲地区央行面临更大加息压力,以抑制通胀加速势头。

印度、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的央行本月均提高了利率,加入到韩国、新加坡等已经开始政策转向的经济体行列。预计印尼央行和泰国央行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开始收紧政策,主要经济体中只有中国和日本仍在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

经济学家们表示,五年期LPR的下调似乎完全是针对住房市场。随着住宅销售下滑,开发商在沉重的债务下举步维艰,住房市场已经低迷了数月之久。该利率被用来为大多数房贷定价,在此次下调之前,中国央行周日决定降低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

位于北京的贝壳研究院(Beike Research Institute)分析师Liu Lijie说,包括天津、郑州和青岛在内的至少11个中国城市的商业银行已经在降息前将首套房贷利率最低降至4.4%,这是对周日的指导意见做出的回应。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只要中国政府坚持新冠动态清零政策,中国央行的针对性刺激措施的有效性就要打个问号。封控措施迫使企业关闭,消费者闭门不出。

这意味着为新投资或大宗采购融资的贷款需求不振,因此,政策利率调整或银行提供廉价融资的效果也会打折扣。

根据上海市汽车销售行业协会的数据,整个4月份,上海的汽车销量为零。中国央行的数据显示,4月份银行向企业和家庭发放的新贷款大大减少,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仅6,454亿元(约合960亿美元),仅相当于3月份新增规模的五分之一。

经济增长正摇摇欲坠。最新的官方数据显示,中国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4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

面对4月份的疲软经济数据,经济学家们纷纷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其中包括渣打(Standard Chartered)经济学家。他们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从之前预测的5%下调至4.1%。

渣打经济学家在给客户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中国的封控每延长一个月,就会拉低全年经济增速0.5-0.6个百分点。他们还表示,预计推动下半年复苏的主要刺激引擎将是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

(更新完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中国央行意外下调5年期以上LPR,稳增长意图明显

赞 (0)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