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新冠变异毒株奥密克戎疫情已导致上海实施封控管理超过一个月。该毒株也可能迫使首都北京采取同样的措施,这引发了关于中国是否需要转变“动态清零”新冠抗疫政策的讨论。
在上海2,500万居民中,大部分仍被困家中,快速恢复正常生活的希望依然渺茫(截至5月2日,上海全市划分的封控区涉及276万人,管控区涉及551万人)。最近几天,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已经下降,但公共卫生专家表示,封控措施若有松动,可能导致疫情重新加重,使医疗系统不堪重负,造成老年人和未接种疫苗的人中出现高得令人难以接受的死亡人数。
与此同时,在中国最重要的政治中心北京,学校已经提前放假。由于担心这个约2,200万人口的城市会实施大规模封控,心存忧虑的市民纷纷到超市抢购商品,有些超市已经出现缺货现象。
北京正争分夺秒地对居住在该市的2,000多万人进行核酸检测,居民们担心出现类似上海的封控局面,纷纷抢购食品和其他必需品。《华尔街日报》中国分社社长Jonathan Cheng在中国首都报道了这里近几日的生活状况,并分析了如果官员不能在短时间内控制住快速传播的病毒,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可能出现哪些连锁反应。封面图片来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WSJ S Chinese
周日,北京市公布新增本土病例59例,高于前一天的54例;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简称:国家卫健委)公布,全国当日新增8,256例感染病例。其中绝大多数病例仍在上海,有7,872例。不过上海的单日新增感染数量已较此前的20,000例下降。(截至发稿,中国周一公布新增本土病例7,741例,其中北京41例,上海7,333例。)
最近几天,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和卫生部门重申了对坚持该国抗疫策略的承诺。中国在过去两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执行该策略,即通过大规模检测和隔离感染者的方式来迅速压制疫情。
据中国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称,公共卫生官员被告知要把上海目前的困境视为针对放松限制发出的警告,而且起码在目前阶段,领导层计划至少将当前的做法延续到秋季的中共二十大。在中共二十大上,预计习近平将获得作为中国领导人的第三个任期。
上周六,上海一处新冠检测点。中国大多数新增病例来自上海。
图片来源:ALY SONG/REUTERS
中国国家卫健委在回应置评请求时让记者参考其新闻发布会内容。在上周五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位高级官员表示,重要的是坚持“全国一盘棋”,并警告说,如果不努力控制住本地疫情,可能很容易导致疫情外溢至全国各地。
上述中国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称,上级已经告诉员工不要公开批评中国的抗疫策略或提出替代方案,以免打击干部群众抗击疫情的士气。
不过,这些人说,中国的一些顶级公共卫生专家私下里称,目前的“动态清零”抗疫政策是不可持续的。
其中一位人士说,4月25日,国家卫健委和中国疾控中心的成员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讨论了从上海疫情防控失守中吸取的教训,还讨论了有必要探索对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进行居家隔离。这将意味着中国目前将任何检测结果呈阳性的人(无论严重程度如何)送往指定隔离机构的做法有所松动。
周日,北京一家餐馆的取餐窗口挤满了外卖送餐员。
图片来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民族主义报纸《环球时报》前总编、粉丝众多的评论人士胡锡进在最近的一篇帖子中阐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他将北京控制当前这波疫情的能力称为中国“动态清零”政策的“保卫战”。
胡锡进告诉他的2,400万粉丝,北京的抗疫结果将证明一件事,我们超大城市的疫情失控究竟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是某些可以通过总结改进而堵住的工作疏漏导致的,还是奥密克戎毒株突破了人类任何屏障的特殊攻击力所造成的?他补充说,如果北京堵不住病毒的传播,“那么中国人对新冠疫情的认识很可能将会被再塑”。
中国的经济已经在付出代价,许多经济学家现在怀疑,即使习近平要求中国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超过美国,但如果中国坚持严格的抗疫策略,今年5.5%的增长目标恐怕难以实现。
上海抗击新冠疫情的做法逆转了今年早些时候采用新策略应对疫情的初步尝试。
2月份,上海和南方的科技中心深圳被允许尝试针对性更强且破坏性更低的措施,以控制当地的疫情。
虽然深圳很快就恢复了正常,但上海已经有数十万人感染,数百人死亡,并且仍处于封控状态,没有明确可以预见的解封日期。
据中国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称,公共卫生专家在研究了这两种不同的结果后得出结论,疫情早期迅速而短暂的封控和大规模核酸检测使深圳得以控制住疫情。
上述人士表示,相比之下,上海在公共卫生专家和官员争论是否要封城、是否应该允许居家隔离之际没有太多作为。最终,中国负责督导新冠疫情防控的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宣布了中央关于实行严格措施的决定。当时感染者人数已如滚雪球般激增。
其中一位人士说,原本这是一场打赢难度很大的硬仗,要付出很大代价,但现在则变成了一场几乎不可能打赢的战斗。
上个月末,北京在新增感染人数开始大增两天后,迅速开展全市范围的核酸检测,希望扼杀这轮刚刚复燃的疫情,避免新增感染人数出现爆炸式增长。相比之下,上海等了大约两周时间才实施全市范围的核酸检测。
在上海2,500万居民中,大部分仍被困家中。
图片来源:alex plavevski/Shutterstock
为了避免出现封控期间困扰上海的物流中断,政府向居民保证,食品供应充足,此前北京居民囤积食物和其他必需品为可能的封控做准备。上周二,北京市宣布将开始从战略储备中释放100吨鸡蛋,以满足民众需求。
中国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许多中国人仍然害怕被感染,还没有做好放松控制的准备。他们补充说,疾控中心曾讨论过对更广泛的公众进行宣教,让他们了解奥密克戎大多只会导致轻微症状或者没有症状。
一些公共卫生官员警告人们不要放松警惕,说奥密克戎的病死率仍然是流感的七到八倍。其他官员强调,有必要克服对奥密克戎的恐惧。公共卫生专家一致认为,中国需要采取更多措施为老年人和最脆弱的人群接种疫苗。
对习近平来说,保持稳定是重中之重,他将中国迄今的抗疫表现(感染和死亡人数相对较低)作为其治理方式优于西方的证据。
中共喉舌《人民日报》上周的一篇社论指出,上海新增病例的下降证明,动态清零抗疫政策正在奏效。
不过,据中国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称,部分公共卫生官员正推动在小范围内放松一些限制措施,比如在监测海滨城市厦门的病例数方面。4月初厦门缩短了入境人员的集中隔离时间。这些工作人员表示,一些城市也在讨论是否可减少密切接触者的隔离天数。
这些工作人员表示,居家隔离的方案也在讨论范畴,至少可考虑轻度和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密切接触者,前提是这些人的生活条件允许。但这些工作人员称,一些公共卫生专家担心,与直接把患者送到集中隔离设施相比,确保患者符合上述标准并遵守相关规则可能会牵涉更多资源。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京沪疫情再度引发有关中国“动态清零”策略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