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11月底中国各地爆发反封控抗议活动,加上动态清零政策损害国计民生的证据进一步显现,中国高层决定改弦更张,将重心转向推动经济复苏,尽管这样做可能在今年冬季引发一场致命的感染浪潮。专家们对政策变化之快感到惊讶,他们原本以为政府会缓慢推动防疫政策改变,留出时间向公众解释政策调整的原因,并采取必要措施缓和公共健康面临的威胁。
习近平在今年10月份的二十大会议上打破惯例,获得第三个中共党魁任期,官方防疫政策风向的变化也随之而来。中国卫生部门高层官员和官方媒体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株风险弱化,为放松疫情防控开了路。但放松防控的措施被描述为对现行防疫政策的“优化”,而就在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还要求政府官员坚定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
中国电商巨头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JD.com, Inc., 9618.HK, JD)上周四在社交媒体上表示,随着全国进一步放松疫情防控,感冒用药、退烧和止咳类药物近七日成交额环比10月增长18倍。京东表示,其平台上的口罩销售大增逾七倍,抗原检测试剂盒销售增长五倍。
过去一周,治疗感冒、发烧和咳嗽的药品交易量比10月份同期猛增18倍。图为北京居民在一家药店前排队购药。
图片来源:NG HAN GUAN/ASSOCIATED PRESS
中国搜索引擎百度(Baidu Inc)的数据显示,上周一,百度网站上关于退烧药布洛芬和“新冠症状”的搜索量开始攀升。两天后,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证实新的疫情政策将在全国实施。之后相关搜索量又进一步飙升,过去一周,关于布洛芬的搜索量比前一周增加了四倍多。
全国卫生数据显示,新冠疫苗接种量从此前周末的每天约15万剂次跃升至上周四的每天近75万剂次,增加了四倍。中国官员此前在谈到中国为何必须坚持动态清零时,曾反复提及国内疫苗接种率低,特别是80岁及以上人群,并担心大规模疫情爆发会让医院系统不堪重负。流行病学家表示,随着感染风险增加,疫苗接种量自然会上升。
中国此前并未采取太多措施消除民众对疫苗的怀疑,却把本可以用来扩大和提升医院重症监护能力的资源用于建造方舱、大规模核酸检测和其他防控措施。
随着各城市停止大规模核酸检测,中国报告的新冠病例数也大幅下降。国家卫健委公布的上周四新增本土病例不到17,000例,还不到11月底创纪录的每日新增病例数的一半。
周三,中国政府宣布进一步放松防疫措施,地方官员不得施行区域封锁。此前,中国多地民众纷纷举行抗议活动,表达对新冠清零政策的不满,各地政府也开始取消部分防疫限制措施,为经济重新开放奠定基础。各地部分影院已经开放;北京取消公共交通对核酸检测结果的强制性要求,并拆除了部分核酸检测点;广州允许符合条件的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与此同时,政府在完全放开新冠限制前,正在推动老年人和脆弱人群的新冠疫苗接种。封面图片来源:Andy Wong/Associated Press WSJ S Chinese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中国“清零”政策逆转后,民众抢购药品、抗原试剂并紧急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