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荒可能终于缓解,但对亚洲而言喜忧参半

中国经济的放缓和美国科技行业的动荡势头,将削弱消费者和企业对电子设备的需求。智能手机和个人电脑的出货量已经开始同比下降。根据行业跟踪机构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 简称IDC)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8.9%,而个人电脑出货量下降5.1%。

在世界大部分地区,随着经济重启,消费者的支出正在从商品转向服务。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可能会使他们进一步踌躇。中国正在应对严格防疫政策对收入和消费带来更广泛冲击的问题,按照上述防疫政策,今年春季上海大部分地区被封控。IDC的数据显示,第一季度中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了14.1%。

在太平洋彼岸,美国科技股的暴跌可能导致IT设备支出下降。面向初创企业的资金正在枯竭。大手大脚的科技企业可能需要开始勒紧腰带,盯紧利润。尤其是用于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芯片,这些芯片在过去几年里一直是芯片制造商的一个巨大增长来源,但科技公司的支出减少也许会改变这一点。

不幸中的一线希望是:随着需求增长的减弱,在过去18个月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让全球经济苦恼的半导体短缺问题可能终于开始缓解。据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的数据,今年前三个月的库存天数从前一季度的42天增加到了53天。该公司追踪科技供应链中的200多家公司。自疫情暴发以来,库存天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因为公司都在囤货以应对生产和物流方面的挑战。但终端需求放缓,企业库存居高不下,或许会在今年晚些时候损及供应商。

东亚地区将深受其苦,该地区是大多数科技供应商的总部所在地。最近上海和中国其他城市的封控措施,对韩国和台湾等附近经济体的供应和需求都造成了干扰。韩国出口在5月份加快增长,但部分原因是上年同月的工作日天数较少。据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对这一因素进行调整后,日出口增长速度较4月份进一步放缓,尤其是半导体和平板显示器等主要出口产品。上海的重新开放可能在短期内带来提振,但只要中国坚持其动态清零的抗疫政策,中国消费疲软的情况就会持续下去。这种情况若想出现重大改变,最早要等到2023年初。

代工龙头企业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 2330.TW, TSM, 简称﹕台积电)可能会更好地经受住需求放缓的考验,因为该公司凭借其技术领先地位和强大的定价能力,一直在从规模较小的公司那里赢得市场份额。产品对行业定价周期更敏感的公司或许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如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 Co., 005930.SE)和海力士半导体(SK Hynix Inc., 000660.SE)的存储芯片。

自疫情初期以来,亚洲科技供应商一直受益于强劲的消费者需求。现在还没有开始打雷,但今年的天空将变得更暗一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芯片荒可能终于缓解,但对亚洲而言喜忧参半

赞 (0)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