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龙:投资是看未来的 改善预期是提振信心的关键

 

然而,周一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这与刚刚公布的7月份金融数据低于预期有关。但值得注意的是,7月份金融数据低于预期并非表面经济已经出现了持续下滑的迹象,这可能是由于季节性原因以及6月份透支了一些贷款等社融数据所导致的。因此,我们需要全面解读7月份金融数据,不要过度解读经济的状况。

 

我们相信随着稳经济政策逐步落地,8月份和9月份的金融数据有望逐步回升。在当前市场已经处于历史低点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保持信心和耐心。实际上,此时市场下跌的空间相对有限。因此,在这个时候,逢低布局优质股票或优质基金,并耐心等待市场回暖,是较好的投资策略。

 

央行于811日公布了7月份的金融数据。总体来看,7月份的金融数据明显回落,低于预期,这反过来也推动了央行降息和降准的可能性。具体来说,7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为3459亿元,同比少增3498亿元。7月份新增社会融资规模为5282亿元,同比少增2703亿元。7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个月末低0.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2.3%,增速比上月末低0.8个百分点。7月份的金融数据明显偏低,一方面是由于透支效应,即在6月份市场规模非常大的情况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透支。另一方面,这也表明许多企业对后市的信心不足,因此出现了融资需求推迟的现象。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宽松信用政策的基调发生了改变。在8月份和9月份,信贷投放有望明显上扬,同比增幅大幅提高。由于当前CPIPPI已经跌入负值,通胀压力已经消失,央行降息和降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这也意味着从政策角度来看,央行仍将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降息和降准来提振经济增速。

 

7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1.12万亿元,同比多减1.17万亿元。人民币存款的这种减少是短期的现象。实际上,前七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了18.98万亿元,同比多增1290亿元。再加上去年新增的存款19.9万亿元,也就是说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人民币存款增加了40万亿元。这些资金的一部分来自投资者推迟消费而形成的预防性储蓄,另一部分则来自暂时将购房计划推迟的投资者,因为他们看到了房价预期的变化以及房地产交易量的下降。还有一部分资金是由于近两年股市和基金的收益效果较差,因此存于银行,用作备用金。

 

从另一方面来看,这近40万亿的存款在银行体系内所能获得的利息回报率仅约为1%3%,属较低水平。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资金具有投资潜力,难以长期容忍较低的回报率。因此,这些资金最终将寻求投资机会。而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机会相对较少,资本市场也正处于历史低位。尽管经济尚未实现好转,但股市通常会提前36个月反映经济变化。当投资者预期经济将迎来转机并逐步落实政策,股市底部的逐步显露和回升趋势就会成为可能。因此,7月份公布的金融数据虽然低于预期,但并不是关键因素。关键在于后续是否会有更多实质性的利好政策出台,而不仅仅关注当前数据,这点极为重要。

 

在进行价值投资时,常常需要采取逆向布局。在市场缺乏信心、投资者恐慌时,对优质公司和基金进行布局变得尤为重要。此刻也是布局优质资产的时机。在市场低位,信心比黄金更为重要。因此,在当前时刻,我们不应过分关注短期经济数据,而应关注未来是否能有所好转以及实质性政策是否能够落地。特别是在当前许多房地产企业面临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对房地产进行松绑、取消限制措施变得迫在眉睫。这可能会为经济复苏带来曙光,从而提振投资者的信心。

 

俞敏洪曾说过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在绝望中看到希望,人生必将辉煌。”我们都需要克服恐慌心理,不要在绝望时抛售股票,因为此时股票价格必然较低。这一名言告诫我们要在市场情绪低迷时布局,坚守优质公司和基金,耐心等待市场回暖,这是比较合适的投资策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杨德龙:投资是看未来的 改善预期是提振信心的关键

赞 (0)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