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半年报数据,哪些经济指标值得关注?又有哪些方面是下半年稳增长的重要抓手?7月20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
注:本文发表于《封面新闻》2023年7月20日,记者朱珠。
经济转型升级
内需复苏带动产能利用率回升
上半年,在出口增速下滑和房地产延续调整的情况下,实际GDP同比增长5.5%,较一季度高了1个百分点,环比季调增长0.8%。管涛表示,从积极的方面看,国内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经济转型升级扎实推进,成绩来之不易。
“特别是社会活动正常化对经济复苏的贡献依然存在”,管涛表示,上半年,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7%,较一季度高了2个百分点。从季调环比看,二季度的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和社零消费均实现了环比正增长,内需复苏带动产能利用率回升。
上半年数据中,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7%,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1%。管涛认为,这组数据背后反映出,目前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新的经济增长动能尚在培育,导致外部反通胀力量占据上风。
“预计下半年,随着需求稳步复苏、供需失衡局面逐步改善,我国CPI有望迎来温和的“U”型反弹,但通胀不会成为经济的主要矛盾”,管涛说。
他建议,既要高度重视低物价反映的国内需求不足问题,也要积极利用国内物价稳定的有利条件,用好正常的财政货币政策空间,并坚持发挥政策效力与激发市场活力相结合,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疫后经济恢复
催生实体行业有效融资需求
纵观金融方面数据,从上半年的贷款行业投向看,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等重点领域,这样的趋势呈现原因何在?
管涛认为,需求改善推动了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保持较高水平。上半年,工业企业产销率较一季度上升1个百分点至96.2%,显示下游消费改善好于生产。二季度,13个制造业行业中有11个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出现环比回升,其中8个行业产能利用率高于75%。
在此背景下,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40.3%,比上年同期高10.7个百分点,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41.5%,比上年同期高11.5个百分点。管涛表示,基建投资托底稳增长则带动了基础设施行业中长期贷款的较快增长。6月末,基础设施行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5.8%,比上年同期高3.3个百分点。
“这些既反映了疫后经济恢复催生的有效融资需求,又反映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定向支持、精准滴灌的结果”,管涛说。
预测下半年GDP增速5.3%
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
日前,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3年第二季度例会提出,下一步要搞好跨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总量和结构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上半年实际GDP增长5.5%,为全年实现5%左右的目标奠定了基础,经测算,下半年只要增长4.6%以上就可以实现年初政府工作目标。“我们依然有信心,中银证券最新的预测是全年GDP增速大概为5.3%,若能在外需不景气、房地产步入调整期的背景下取得5%左右的增长实绩,将意味着中国成为今年为数不多的经济增速快于去年的主要经济体,同时绝对增速也是居于主要经济体前列,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管涛说。
管涛提到,当下既是中国经济恢复的关键期也是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房地产和债务驱动不可持续,要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不搞大干快上,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对经济复苏保持耐心和信心。
“财政、货币、产业政策‘三管齐下’,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综合效应”,管涛说道,其中产业政策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调整深层次利益格局,帮助市场主体恢复元气、站稳脚跟,同时要稳妥处置化解房地产、金融、地方债务等领域风险隐患。他认为,更为关键的是,要把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起来,而扩大内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把发挥政策效力与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结合起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管涛:扩大内需对冲外需 必要的政策支持仍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