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冬:美欧同遭通胀困扰,加息周期恐将延长,市场静待鲍威尔听证会

市场对于联储很快改变目前利率政策的希望已经彻底幻灭了。十年期利率逼近4%关口,成为去年11月以来最高的,Fed Pivot主题下赚到的钱又全部吐了出来。两年期国债利率升到4.86%,两年期对十年期国债之间的利差高达91点,这是43年来最大的,预示着美国经济难逃经济衰退。

美股和美债经历了悲惨的二月份。在过去几个月中,市场在利率走势上的看法和联储所表达的立场有着重大的分歧,但是二月经济数据显示经济韧性十足,通胀回落缓慢,资金对利率的判断不得不向联储的点阵图靠拢。市场与央行在判断上不一致,其实经常出现。十八个月前市场对通货膨胀的解读,就和联储严重分歧,最终是联储低头向市场靠拢。这次就是市场低头。从利率期货的定价看,市场现在预计终极利率达到5.31%,也就是三月和五月各加息25点,七月份有大约五分之一的概率再加25点。

此轮通胀有明显的多发性源头特征,不仅有能源通胀、供应链通胀,还有食品通胀和工资通胀。能源和供应链在过去三个月大幅下降,促使了CPI迅速下滑,但是食品和工资通胀的阻力十分沉重,工资通胀尤其显眼。当社会对涨价形成预期,工资往往是易升难降的。

本次周期属于非典型周期,经济过热与经济下行并存,使得央行很难拿捏政策的力度和时机,也使得市场很难拿捏央行的想法和政策路径,于是出现了前一段时间的资产价格暴涨和二月份的暴跌。联储政策制定,需要摸着石头过河,需要根据最新数据作调整。市场对政策的研判也需要摸着石头过河,需要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这就决定了今年市场忽冷忽热的特性。不确定性,是今年的最大确定性。

笔者预计,联储在三月和五月的加息幅度应该都是25点。下半年可能再加一次左右,但是之后政策利率更可能在高位持续很久,直至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就业市场开始冷却,涨工资趋势得到遏制。

欧洲的通货膨胀也出现了反复。欧元区二月份CPI上升了8.5%,略低过上期的8.6%,大幅高过分析员预期的8.2%。核心CPI更从5.3%反弹到5.6%。德国、法国和西班牙的二月份通胀都出现了类似的反弹,欧洲的通胀形势变得更加复杂。

实际上,能源价格在迅速下降,供应链通胀也基本消失,但是食品价格有明显的上升。更重要的是,服务业的物价开始攀升,背后是涨工资潮。欧洲经济相比于美国经济,消费动力疲弱,但是物价上涨和生活成本上涨维持了足够长的时间,启动了人们对未来通胀的预期,开始推动工资上涨。

看来欧洲也遭遇了惰性通胀,工资上涨打乱了央行遏制需求的部署,将物价问题复杂化、长期化,进而可能迫使欧洲的政策利率升得更多,在高位维持时间更久。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最近表示,“我们会非常非常警惕地观察工资和工资谈判”,表明货币当局对此很有警觉。欧洲央行在会议纪要中指出,信贷步伐放慢是“政策正常化的自然的和央行乐见的结果”,直言“过度紧缩的担心目前言之过早”。

欧洲央行针对通胀的立场,比起美国联储和英格兰银行更强硬,这让他们在处理通胀反弹时,不需要艰难转身。欧洲央行不同于美联储,它需要顾及欧元区所有国家的利益,尤其是德国和其它北欧国家对物价的担忧。根据最新的通胀数据和央行表态,笔者将欧元区终极利率水平,从3.5%上调到4%,三月和五月预计各加息50点,六月和七月各加息25点。

去年上半年美国开始连续加息的时候,欧洲没有跟随,这导致欧元汇率对美元大幅贬值。现在反过来了,未来半年欧洲的加息力度明显大过美国,欧元对美元汇率也会走强,好在现在石油天然气价格大幅下挫。尽管产业经济举步维艰,人民消费意愿低迷,欧元汇率的确给欧洲带来了庞大的旅游收入。

本周四大市场焦点,1)鲍威尔一年两次的国会听证,这对市场评估利率走向十分重要。2)美国二月非农就业,预计新增就业20万份。工资增长在放缓,但仍然太快。3)日本银行例会,估计政策改变要等到新行长49日上任后了,不过现行长黑田在作为央行行长的最后一次记者会上,会不会为继任人预热一把就要留心了。4)关注中国的两会,尤其是有没有财政刺激措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陶冬:美欧同遭通胀困扰,加息周期恐将延长,市场静待鲍威尔听证会

赞 (0)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