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来,美元指数曾一度快速杀跌,本周进入底部震荡盘整,最低跌破100关口。而美债收益率短期仍是快速上涨,两指标分化较大,对市场有何影响?
7月美元指数快速杀跌
拉长距离看,美元指数近20多年最高点在去年9月底114.7861,截至目前已经下跌了9个多月。而本轮7月6日开始再度出现一轮急速杀跌,美元指数自103.5以上一度探至100以下,创1年多新低。可见尽管美联储仍处于加息周期中,但美元指数却早已见顶。

短期美债收益率再度新高
6月份美联储暂停加息落地,短期美债收益率也基本回落至阶段低点,7月重启加息预期强烈,美债收益率也重新开启反弹。Wind数据显示,以短期2个月美债收益率走势来看,今年整体震荡上升趋势明显。年初自4.42%逐渐上升到5月底高点5.47%,随后小幅回落至6月13日,美联储宣布6月暂停加息的前夕。在6月不加息落地后,2个月美债收益率也开启持续反弹,随着7月份市场预期加息概率越来越高,其收益率也再度攀升至目前最新的5.50%,再创今年以来新高。
可见2个月美债收益率较好地体现了美联储动向,美联储加息,其收益率稳步走高。一旦美联储加息预期缓和,2个月美债收益率也有望稳步回落。这与美元指数形成明显的反差,美联储持续加息未能让美元指数持续走强。

两指标背离有何影响?
中期而言,美元走弱是主流观点,但短期美元指数可能已被“超卖”。巴克莱外汇研究主管Themistoklis Fiotakis在邮件中提及:“在两周前美国发布CPI报告前,我们一直主张投资者继续持有做多G10非美元货币对美元的敞口,但在美元经历抛售后,我们现在敦促投资者不要‘过于激动’。”
“美元见顶论”靠谱与否,成了华尔街近期最热门的讨论,这也将对大类资产配置逻辑构成深刻影响。因为当美元开始实质性走弱,全球资金就会转而流入高息资产进行套利,更多是流入新兴市场等相对风险较高的市场。
国金宏观赵伟团队分析认为,6月以来,美元持续下行,近期更是加速回落、跌破100关口。通胀低预期、美联储官员放鸽下,加息预期的大幅降温,无疑是美元快速下行的主要驱动。一方面,6月美国CPI、核心CPI分别超预期回落至3.0%、4.8%;另一方面,6月非农公布后,美联储官员“鸽”声渐起。截至7月13日,市场对9月加息预期下修至12%,美元也随之大幅回落。
美债与美元走势一度出现分化,美债大幅上行45bp、美元却明显贬值,本轮的背离,并非源自欧债收益率更快上行的影响,10Y德债收益率仅上行35bp,美德利差也在走阔。基本面上,美国经济韧性显现、欧元区进一步走弱,也与美元走势背离。
美债供给因素并非本轮美元与美债分化的主因。有观点认为,6月以来的分化主因供给因素对美债收益率的推升,但数据并不支撑:第一,6月净增的5200亿适销美债中91%均为短债,但期限利差反而收窄41bp。第二,美债并未“滞销”,各期限美债竞拍倍数不降反升。第三,当下市场流动性较充裕,一级交易商、投资基金等有能力消化美债供给。
美元在美债大幅上行背景下的“异常”回落,主因欧洲银行业危机缓和后资金的回流,日元的快速升值也有影响。近期欧洲银行股超涨、银行业CDS回落,均反映市场担忧情绪缓释;伴随欧洲金融压力的缓释,前期避险情绪主导下抛售欧元买入美元的交易,在近期发生逆转。此外,日本YCC调整预期升温、套息交易逆转背景下的日元升值也有影响。
编辑/jayden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美元走弱,短期美债收益率却再创新高,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