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如何提高幸福感?
“在这里,幸福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全方位可感的微妙体验。”永宁幸福中心运营负责人刘晓燕介绍,不同于我国当前大部分社会心理服务场馆事中及事后干预的定位,永宁幸福中心依托积极心理学理论,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结合“艺术+科技+大数据+心理健康”的设计理念,将数字化电子科技设备与心理知识的应用和科普相结合,让“幸福”变得可见、可触、可感知。
“我们应该多笑笑,世界会回馈给我们笑脸,我们会感觉到更幸福。”在一款AI群体情绪互动游戏装置前,受到屏幕上工作人员“笑脸”的感染,记者也不由得笑了。
据介绍,开馆近两年来,永宁幸福中心累计参观访问量超5.2万人次,人们在各类数字化互动体验中释放压力,进行心理疗愈,从而感受到安全感和幸福感。
在此基础上,围绕当地群众的心理健康需求,黄岩区系统构建起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积极心理服务体系,将心理服务送到群众身边。
去年上半年,东城街道嘉盛社区的徐阿姨因老伴过世每天足不出户、以泪洗面。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不断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将她带到社区新建成的“幸福之家”。通过心理咨询师的专业疏导和参加社区的各种活动,徐阿姨缓解了悲伤情绪,还成为社区的“共享奶奶”,经常带领社区的孩子们做活动。
截至目前,“幸福之家”已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教活动50余场次,心理健康筛查189人,“一对一”开展危机干预5人,群众满意度达99%。
“越来越多家长询问是否可以举办更多活动。”嘉盛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陈亦欣说,通过举办各类公益课堂、健康义诊、平安宣传等活动,居民们不出社区就能享受“一站式”心理健康体验和服务,但是,一年300多场的各种活动和基础工作,也让社区工作人员的压力与日俱增。
为此,黄岩区依托永宁幸福中心组织专业心理团队,开展了“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家庭”的幸福五进活动,为师生、基层工作者等重点群体提供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个性化服务。
“在一次绘画主题的心理辅活动中,我画了一张书桌来表现忙碌的工作状态,其他同事则为这幅画添加了满月、咖啡等元素,还有人为这幅画添置了一张床,那一刻心里真的很温暖,感觉自己又充满了力量。”陈亦欣介绍,很多基层干部参加完活动后重拾工作激情。
自2023年积极心理学融入社会调解后,全区矛盾纠纷受理数下降20.3%,万人成讼率下降3%。“黄岩的探索,就是想通过积极的心理建设与引导,让大家了解积极心理学,学会激发积极心理,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与行为模式。”黄岩区卫健局局长张娴子说。
(本报记者 张晓华 陆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浙江台州:心理服务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