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面临业绩压力,财报季会为AI热潮“泼冷水”吗?

香港万得通讯社报道,在AI交易热潮的推动下,科技股今年的表现仍优于标准普尔500指数,但随着本周季度财报的正式发布,投资者可能会意识到,人工智能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成为大多数公司的直接或主要收入来源。

但这不会阻止公司在财报中讨论采用或构建更多人工智能软件的计划,或者扩大数据中心需求,以适应所需的额外计算能力,特别是对于计算密集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

韦德布什证券(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认为,到2024年,人工智能可能占IT总预算的8%至10%,而到2023年,这一比例还不到1%。不过,他补充说,基于软件的人工智能支出是“全球首席信息官们关注的焦点”。

科技公司本周开始全面公布第二季度业绩,IBM和Netflix的业绩都可圈可点。人工智能是IBM会议上的一个重要话题,该公司表示,人工智能和数据软件的收入增长了10%。首席执行官Arvind Krishna告诉分析师,他预计人工智能的商业化机会主要来自咨询和软件,第二季度签约量将增长20%,其中很多是数据和人工智能咨询项目。

对于更广泛的信息技术行业,投资者应该预计收入将同比下降1.5%左右,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收入预计将持平。分析师预计,科技股的收益降幅较小,较去年同期下降3.78%,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降幅为7.60%。

Catalyst Private Wealth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布兰登•康诺顿(Brendan Connaughton)表示:“预计科技公司盈利的收缩幅度将小于整体市场。这是因为科技行业的利润率很高。”此外,在经历了疫情期间的爆炸式增长和肆无忌惮的支出之后,许多科技公司在过去一年里做出的裁员和其他降低成本的举措也有所帮助。

自第一季度以来,投资者也一直希望科技股在今年下半年出现反弹,即便是在担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这仍然是一个大问题,尽管美国银行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68%的基金经理押注美国经济今年会软着陆,避免经济衰退,而21%的基金经理押注美国经济硬着陆,即美联储过快地控制经济,从而导致经济衰退。

Raymond James科技和通讯分析师本周在一份报告中表示:“第二季度的一线希望是,大多数合作伙伴认为,第二季度开始时趋势疲弱,但到季度末趋势会走强。这一重要的细微差别与第一季度的节奏相反,虽然我们还没有准备好称其为底部,但我们似乎至少已经’止血’,因为IT支出目前沿着底部反弹。”

在未来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各种科技行业的盈利情况将会揭晓。通用电气是半导体行业第一家走出困境的公司,由于库存减记,该公司收入大幅下降57%,亏损略低于预期。随着硬件销售放缓,半导体行业芯片供过于求,存储芯片业务受到的打击最为严重,但业内人士称经济低迷已经见底,并对人工智能寄予厚望,这让投资者感到鼓舞——人工智能的服务器使用了更多的芯片。

美光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上个月对分析师表示:“人工智能服务器的DRAM容量是普通服务器的6到8倍,NAND容量是普通服务器的3倍。”

其他芯片制造商本季度仍在苦苦挣扎,分析师预计英特尔和超威半导体(AMD)的业绩都有所下滑,这两家公司都受到个人电脑销售大幅下跌的影响。虽然AMD和英特尔都在研发人工智能芯片,但TD Cowen的马修•拉姆齐(Matthew Ramsey)乐观地认为,到2025年,AMD将有数十亿美元的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机会,他建议投资者忽略个人电脑市场的近期问题。

目前半导体领域的明星,也是人工智能热潮中市场最大的赢家之一,仍然是英伟达公司(Nvidia)。它的图形处理单元已经成为数据中心服务器上实际使用的芯片,用于运行人工智能应用程序或训练人工智能模型。今年5月,英伟达给出了下一季度营收高达110亿美元的惊人预测(该公司将于美东时间8月23日公布财报)。

此外,外界将密切关注微软(Microsoft)和Salesforce最近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尝试会对它们的营收产生何种影响。就在本周,微软表示将在其365套件中为企业客户提供一个人工智能选项,名为Microsoft 365 Copilot,每月额外收费30美元。分析师预测,到2023财年末,微软可能会从Copilot获得一些收入增长,其中一位分析师预计收入约为90亿美元。

编辑/Somer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科技巨头面临业绩压力,财报季会为AI热潮“泼冷水”吗?

赞 (0)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