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蕴含的仪式感,已深入中国人的血液,成为一种扎根于民间土壤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而春节是中国人仪式感浓度最高的时间节点和情感节点,是中国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回家团圆”的集体仪式感。这种集体仪式感具有高度的情感凝聚力、感召力,是每个人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过年回家的内在基因,也是春节的文化意义和情感意义得以延续的根基。
有人感叹的所谓年味淡化,究其根本实则是年俗的传承更替没能跟上时代步伐。我们需要春节的仪式感,不能固守旧俗的仪式感不变,应顺应时代发展,创新节日文化,用文明健康新年俗替代不合时宜的陋俗。
我们要重视包括春节在内的传统节日,要无比珍惜绵延数千年的传统文化,要倍加呵护春节的年味。在社会发展中丰富和创新节日文化,为春节文化注入生生不息的现代元素,让春节多一些文化味,让年味内外兼修、形神兼备,“中国年”的年味就会愈发浓烈,春节这一古老节日就能永葆勃勃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吕成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珍惜传统文化 呵护春节“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