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部分城区供水不足,7万吨水厂下月投用有望全面解决

  澎湃新闻记者 郑问 实习生 许林杰

  近期,陕西省榆林市部分城区出现供水不足的情况。

发布会现场。 来源:西西新闻发布会现场。 来源:西西新闻

  6月5日,榆林市召开新闻发布会,榆林市住建局副局长杨昊铭在会上表示,当前中心城区部分片区出现阶段性供水紧张,主要受“用水户增加、部分深水井报废、工程建设”三方面原因影响。

  据这次发布会介绍,榆林主要采取10条措施解决上述缺水问题,预计到7月底,随着西沙7万吨水厂的建成投用,中心城区供水问题有望全面解决。

  中心城区缺水,市长提出四点要求

  榆林位于陕西省最北部,以其丰富的媒矿等资源闻名全国。

  同时,榆林又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据榆林市水利局官网消息,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6.72亿立方米,可利用总量仅为9.4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757立方米,是全省的71%、全国的36%;亩均水资源量为231立方米,是全省的25%。

  据央视新闻报道,由于近期榆林城市供水水源严重不足,加之气温升高,日用水量大幅增加,需水量远远大于产水量,导致城区西沙、东沙、南郊区域和城乡接合部地理位置较高区域出现水压不足、长时间停水情况,给用户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据榆林日报消息,5月16日至31日,半个月内,榆林网络问政监督平台“百姓问政”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共收到400多条停水相关问题。

  榆林高新区多位居民向华商报反映,多年来家中自来水水压一直较低,到了今年,不仅水压更低了,甚至已经出现了几次彻底停水的情况。

  6月3日上午,榆林市长张胜利在榆林中心城区供水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强调,居民生活用水是第一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把保障中心城区供水工作当成当前头等大事来抓,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全力保障市民生活用水需求。

  张胜利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要暂停降霾喷雾、道路洒水,压缩绿化用水,减少市政用水,最大限度优先保障居民用水。

  二是要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24小时不间断施工,确保6月15日前红石峡应急水源工程建成投用,日新增供水1.5万立方米。对受疫情影响无法按时发货的供水设备,要成立工作组,前往供水设备厂家,护送设备回榆,确保7月底前西沙7万吨水厂建成投用,解决中心城区长远用水问题。

  三是要立即启动高新区、老城区、科创新城供水管网连通工程,打造中心城区供水“双回路”,确保各区域供水持续稳定。

  四是对中心城区连续停水24小时以上的居民片区,要及时调配水车送水上门,解决群众生活用水燃眉之急。

  缺水有三原因,整体上看水源充足

  两天后的6月5日,榆林市召开中心城区供水情况新闻发布会,市住建局副局长杨昊铭就相关情况进行了通报。

  杨昊铭表示,当前,中心城区出现1.6万立方米的供水缺口,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今年中心城区新增用水户8000余户,日用水需求较去年增加0.8万立方米。

  二是红石峡水源地深井群使用年限较久,部分深水井相继报废,日供水量由原来的6.7万立方米减少至5.5万立方米,导致供水缺口高于往年。4月份开始榆阳区启动应急工程,但受疫情影响,设备6月1日才运抵榆林,计划6月15日正式建成投用,可日新增供水1.5万立方米,基本能够缓解阶段性缺水问题。

  三是工程原因导致缺水。2020年开工建设的西沙七万吨水厂原计划今年5月底建成投用,设计日供水7万立方米。但同样受疫情影响,原计划4月4日运抵榆林的供电高压柜综合保护器件和开关断路器6月3日才开始发货,目前设备即将抵榆。

  杨昊铭说,此外,榆林高新区部分小区由于采用二次无负压供水设备供水,导致部分区域有时出现供水不稳定现象。

  据《榆林日报》报道,记者从这次发布会上获悉,针对当前供水紧张情况,榆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保障市民用水作为当前第一民生工程,采取10条措施,保障供水。

来源:西西新闻来源:西西新闻

  发布会上提到,西沙7万吨水厂设备计划6月9日进场安装调试,7月25日前水厂将全面建成投用,届时中心城区供水问题有望全面解决。该水厂是榆林市重点民生工程,总投资5.12亿元,建成后将极大地缓解西沙、东沙及榆林高新区15万居民用水压力。目前,榆林中心城区主要有7处供水水源,到7月底总供水规模可达到30.2万立方米。目前,中心城区日需水约14.8万立方米,整体来看,榆林市水源完全充足。

来源:西西新闻来源:西西新闻

  曾被环保督察点名:开垦耕地致农灌用水剧增

  据榆林日报记者从榆林市水利局获悉,《榆林市水资源刚性约束实施意见(2021—2025年)》已于2022年5月21日起正式施行。

  该意见明确,到2025年,榆林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4.32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20年下降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75以上;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9%以内;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地下水超采状况得到有效遏制,河湖生态环境取得明显改善,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全面推进。

  此前,榆林曾因“开垦耕地导致农灌用水剧增”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

  据《陕西日报》报道,在2022年3月,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对陕西省委、省政府反馈的督察报告中指出,一些地方和部门对陕西能耗强度和水资源约束趋紧、自然生态脆弱的严峻形势缺乏清醒认识。陕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现象严重,却违背自然规律安排大量耕地占补平衡项目。

  督察报告中提到,2012年以来,榆林市靖边等县区开垦沙地、林草地约30万亩,部分项目甚至位于毛乌素沙漠腹地。靖边县开垦耕地导致农灌用水剧增,2020年超采地下水3578万立方米。2018年以来,榆林市毁林开垦13.3万亩,加剧林地退化和土地沙化。

  督察报告还提出,一些地方违规开采地下水问题频发。其中,榆林市2020年地下水开采量超出控制目标1.57亿立方米。

责任编辑:王蒙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陕西榆林部分城区供水不足,7万吨水厂下月投用有望全面解决

赞 (0)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