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如桥。在跨文明交流互鉴、凝聚国际社会共识等方面,媒体合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主席指出:“促进民心相通,媒体不能缺位。”
白俄罗斯记者通过参加论坛,“想把中国新疆的发展故事带回祖国,也让中国的朋友看看白俄罗斯的新变化”;埃及媒体人走进山东青岛创新企业,感慨每次到中国“都能感受到不一样的东西”;中哈两国记者共同采访哈萨克斯坦鲁班工坊等项目,见证共建“一带一路”铺展的“阳光大道”……各国媒体记者践行“上海精神”弘扬者、务实合作开拓者、人民友好传播者的职责使命,用笔墨书写、用镜头记录,把建设上合组织共同家园的丰硕成果真实、全面地呈现在世界面前。这些生动的故事,有助于消弭误解、传承友谊,为强化合作筑牢情感纽带。
“走在时代前列”,习近平主席这样评价上合组织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的定位与担当。成立24年来,上合组织从最初6个成员国发展为由26个国家组成的“大家庭”,成为当今世界覆盖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区域性国际组织,走出一条富有成效的和平发展道路。2024年,中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8900亿美元,约占中国外贸总额的14.4%。在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沉渣泛起的背景下,这样的成绩弥足珍贵,彰显上合组织蓬勃生机与活力,为区域合作提供了范例,为全球经济稳定增长注入信心。
这么多不同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经济体量、发展阶段的国家,为何能始终保持团结协作?论坛嘉宾普遍认为,强调“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是凝聚力的关键。论坛开幕式发布的《共同的家园——上合组织成员国发展愿景民意调查报告》显示,成员国民众广泛认同“上海精神”,高度认可全球治理的“上合力量”。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上海精神”的时代价值反而愈发凸显。实践反复证明,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是人心所向,这样的潮流和大势,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
2024年7月以来,上合组织进入“中国时间”,中方积极推进上合组织主席国各项工作,致力于主办一届友好、团结、成果丰硕的上合组织峰会。大力弘扬“上海精神”,团结协作,勇毅笃行,我们无惧任何艰难险阻,必将为世界和平与繁荣注入澎湃正能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6日 10 版)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为世界和平与繁荣注入澎湃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