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厅论坛·开罗对话: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宝贵经验”研讨会在埃及举行

来自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以及中埃两国政府、外交界、媒体、智库、企业和商会的约100余名嘉宾与会,围绕“携手推进现代化,建设更高水平中阿命运共同体”“媒体智库对话中国式现代化”“全球南方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开展对话交流。

与会者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惠及中国人民,更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进一步丰富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助力包括埃及在内的各国人民迈向更美好生活。

埃及前总理埃萨姆·谢拉夫在论坛开幕会议致辞中表示,中国通过现代化实现内部富强,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全球性繁荣。当前,我们面临全球性挑战,世界正陷入一系列困境,许多国家面临着从困境和挑战走向繁荣富强的矛盾,需要相互信任来共同应对。

“中国的发展是国际和平与进步力量的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是世界发展的宝贵机遇。”中国驻埃及大使兼驻阿盟全权代表廖力强指出,在关税霸凌面前,中国挺身而出,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也是为了维护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共同利益,更是为了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中国的选择和担当,正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所在,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相信在中埃、中阿共同努力下,双方共逐现代化、共建“一带一路”会取得更多成果,将当前国际贸易紧张局势带来的挑战,转化为中埃、中阿深化合作、推进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机遇。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打破了‘现代化即西化’的迷思,呈现出一种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全新形象。西方模式未能顾及世界各国多样化的实际情况,而中国模式回应了发展中国家的关切,真诚表达了它们的愿景和期望,特别是在当前世界所处的关键阶段。”埃及外交事务委员会主任伊扎特·萨阿德说,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为人类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项与重要贡献,它理所当然地受到所有发展中国家的关注与欢迎。

“当前,中阿关系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层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并显著影响了阿拉伯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埃及新闻总署第一副署长穆罕默德·侯赛因说,阿拉伯世界越来越多地了解中国式现代化路径,这一路径不依赖西方化,或许能提供一种更契合阿拉伯文化传统的、可行的现代化方案。

本次红厅论坛由新华社中东总分社、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新华社外事局、新华社研究院、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科研规划部共同主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红厅论坛·开罗对话: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宝贵经验”研讨会在埃及举行

赞 (0)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