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专门学校里补上缺失的教育

小浩是一起盗窃案的未成年嫌疑人。一年前,他在常州市多地通过拉车门方式盗窃财物,涉案金额达数万元。该案被移送到天宁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后,该院随即开展社会调查,了解到一个揪心的故事:小浩案发时就读于该市某职业技术学院,长期受不良朋友影响辍学,其父母早已离异,因忙于生计对其疏于管教。

随后,天宁区检察院邀请专业人员对小浩开展心理测评与干预。心理测评结果显示,小浩父母离异,他长期无法得到母亲的关爱和重视,这让他更加无法抗拒所谓的“友情”,在“朋友”的怂恿下结伙盗窃。考虑到小浩刚满16周岁,已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但仍是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有挽救帮教的空间,检察机关遂依法对小浩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设置考察期。

在附条件考察期内,天宁区检察院一方面邀请家庭教育指导专家,为小浩父母提供正确家庭教育理念、管教方式,另一方面安排小浩母亲定期与小浩通话、见面。一段时间后,小浩情况有所好转,亲子关系也得到缓和。

然而,三个月后,小浩再次因拉车门盗窃被抓。面对再次犯罪的小浩,其父母声泪俱下,再次来到天宁区检察院寻求帮助。

小浩的情况达到了起诉标准。专业评估显示小浩“存在社交偏差行为,家庭支持严重缺失,现有家庭环境帮教条件不足”。小浩的父母提出能否将小浩送到封闭式的专业教育场所,接受更为系统的教育矫治。为此,张亚玮与该市一所专门学校协调联系,小浩的父母也同意送他前往专门学校接受教育矫治。

小浩在专门学校接受教育矫治期间,张亚玮定期了解小浩的在校表现。教官告诉张亚玮,在每天规律的运动与学习中,小浩的自主生活能力和责任心增强不少,还以老学员身份发挥了传帮带作用。得知小浩的转变,张亚玮深感欣慰,同时定期为小浩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小浩母亲每周定期看望小浩。

今年3月,小浩从专门学校毕业,获得了优秀学员的荣誉,还顺利找到了一份工作。小浩的近况让张亚玮感到,努力有了最好的回报。

来源:检察日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他在专门学校里补上缺失的教育

赞 (0)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