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法官,我肯定长记性了,以后再也不惹麻烦了。”
临近元宵佳节,山东省兰陵县人民法院磨山人民法庭法官耿学军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踏上了回家的路。
这条乡间小道他已来来回回两年多,远远地看见一片菜地,他突然想到了2024年元宵节时发生的案件,掏出手机拨通一串熟悉的号码,便有了开头的对话。
老张口中的“麻烦”,指的是一年前的那场大火。74岁的老张家住兰陵县耿墩村,闲暇之余和老伴在自家菜畦内种植了几垄茄子,茄子成熟采摘后,茄秧就堆在了地头。
由于年事已高、体力有限,老张懒得收拾,便点把火将茄秧烧净。岂料西北风一吹,火势越来越大,刹那间蔓延到了附近的农机棚。老张赶紧拨打火警119,无奈为时已晚,农机棚很快就淹没在火海中。
“眼瞅着要春耕了,我们可指望出租这些设备养家糊口!”“棚子烧成这样,得给我们一个说法!”农机棚的主人、同村的王家兄弟说道。
王家兄弟五人当初凑钱建起了这个农机棚。火灾发生后,王家兄弟找到老张,索要赔偿10万元。但老张认为对方是狮子大开口,而且自己并非故意所为,一口咬定“最多给1万元”。
“我们的棚不能白烧!”“就10万元,1分也不能少!”老张的态度让王家兄弟气不打一处来——地里的火灭了,王家兄弟心里的那团火却烧起来了。
为了解决矛盾,镇上、村里多次组织调解协商,但双方始终针尖对麦芒。气不过的王家老三跑到老张家讨说法,情绪激动破口大骂,被当地派出所治安拘留。
农机棚被烧还未得到赔偿,自己人却被拘留,王家兄弟的“心火”烧得更旺了。
“去告他!”2024年4月初,案件到了耿学军手里。“6名当事人,年龄最大的74岁,最小的53岁,双方情绪难以掌控,如果处理不好,可能诱发极端行为。”耿学军仔细分析案情,这起看似简单的案子,由于当事人之间的冲突不断升级,处理起来非常棘手。
想要“灭火”,查清原因是前提。耿学军第一时间向驻地消防队、派出所调取相关材料,核实起火点位于老张的茄子地,起火原因系焚烧茄子枯枝引燃周边可燃物。
缘由弄清了,可是得赔多少钱,成为案件最大焦点。耿学军将老张和王家兄弟请来一起,双方谈谈赔偿金的事,看看能不能达成和解。
“那些设备修修还能用,我只能给1万元……”调解中,老张虽自知理亏,心有赔偿之意,但一番言语却是火上浇油,王家兄弟坚持向法院申请司法鉴定。
“依据鉴定结果可以作出判决,但是简单一判了之并不能真正化解矛盾。”在耿学军看来,“原、被告经济状况较差,司法鉴定不仅增加诉讼费用、加重诉累,还可能引发更大冲突。”
“争取通过调解找到双方都认可的平衡点。”第二次调解,耿学军找来了村干部。为避免现场再起冲突,调解团队采取“背靠背”方式沟通,从法理和情理角度阐明利害关系、疏导对立情绪,并引导双方互相理解对方困难。
一番努力后,双方剑拔弩张的对立情绪终于有所缓和,王家兄弟松口把赔偿金降到了6万元,而老张也从1万元涨到了2万元。尽管双方意向未达成一致,但耿学军觉得是个好苗头。
“再来上一场‘及时雨’,把当事人的‘心火’彻底浇灭。”第二天一大早,耿学军直奔老张家,替他算了一笔账,如果调解不成,对方坚持司法鉴定的话,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从老张家里出来,耿学军马不停蹄地找到王家兄弟,再次劝说他们考虑老张的实际困难,将损失数额降低些。
当天下午,在耿学军的主持下,老张和王家兄弟又坐在了一起。得益于前期的耐心沟通,双方心平气和。最终,老张同意拿出3万元赔偿损失,王家兄弟也欣然同意,双方当场完成了交付。
“耿法官,多亏有你,为这事操太多心了。”“感谢法院,我们也能睡个安稳觉了。”老张和王家兄弟说道。
“这事就翻篇了,以后大家还是好街邻。”地里的火灭了,更重要的是当事人心里的火也灭了,耿学军打心眼儿里高兴。
来源:人民法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