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截至2023年末,中国企业在相关国家设立的境外企业约1.7万家,直接投资存量超3300亿美元。大量企业在海外建立产业园、开展项目合作,面临不同国家复杂的经济社会环境,还需要各种生产要素保障。同时,在经济全球化遭遇“回头浪”的形势下,政策法规、文化习俗、环保要求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摩擦上升。因此,建立更为完善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创新金融服务手段。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不断深化,各方正在追求更大范围的产业分工和更高层次的产业升级。金融机构应深度参与其中,发展供应链金融、银团贷款、跨国并购等跨境业务,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同时,利用新技术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引导资金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助力共建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织密涉外法律网络。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积极探索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并通过社会化法律服务引导中国法域外适用的有序推进。伴随“软联通”不断加强,未来还将通过产能、贸易、环保等规则制度的标准化合作,为解决共建国家间法律规范冲突提供机制保障。比如,我国首倡成立的“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为出海企业消除重复征税和解决沿线国家跨境涉税争议提供了强大法律保障。
强化电商物流保障。当前“丝路电商”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引擎,但在物流建设、融资渠道、监管优化等方面还存在结构性问题。在自贸区谈判、双边经贸联(混)委会、贸易畅通工作组中,应进一步推动加入跨境电商、物流快递、支付结算等相关议题。同时,鼓励电商企业与东道国寄递企业开展合作、建立海外仓、入驻商贸物流型境外经贸合作区等,有条件的头部企业还可加强信息共享,赋能上下游产业链发展。
此外,必须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加速完善企业海外利益保障机制,构建国别风险评估体系,及时提供多方面的风险预警信息。企业也要践行主体责任,协同以高水平安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是我国下一阶段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顶层设计。加速完善相关海外综合服务体系,将为外贸外资的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市场中破浪前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加速完善海外综合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