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左三)与学生交流。姚振锋摄
2024年12月30日上午,辽宁省军区沈阳第十四离职干部休养所93岁抗美援朝老兵张健家中,传来阵阵掌声。沈阳市沈河区人武部官兵代表,与南京街第九小学的几名学生,相约来到张健家中看望,为他送去新年祝福。
“爷爷,听说您当年在战场上负伤,右脚只剩下了4根脚趾?”学生们的提问,让张健少见地在外人面前脱下鞋子,露出干枯瘦削的右脚:“这根小脚趾是1950年在长津湖战役中冻掉的,现在早就不疼了……”
1950年11月,接上级命令,张健随部队奔赴东北,从辑安(今吉林省集安市)入朝作战。当时,朝鲜的天气非常寒冷,但因物资匮乏,志愿军官兵大多衣着单薄,有的还没有领到合适的鞋子。随部队开赴下碣隅里途中,部队时常遭遇敌机侦察扫射。张健和战友们白天趴在雪窝里隐蔽休整,晚上在夜色掩护下急行军。
一天夜晚,部队接到突袭敌人后勤仓库的命令。山路上覆盖着厚厚的冰雪,加上鞋大不跟脚,张健爬山时踉踉跄跄,一个劲儿地打滑。为了不影响行军速度,他索性脱掉鞋,光着脚走了几公里山路。中途休整时,张健又重新穿上鞋子,急行军十多公里,按时抵达战斗地点。直到战斗胜利结束回过神来,张健才发现双脚已经失去知觉。他请战友帮忙,用冰雪搓脚缓解冻伤,感觉稍好一些后,随部队继续转战。
“长津湖战役,我所在部队有许多战友冻伤。行军时裤腿、鞋子里全是雪,时间长了化成水。打阻击时我们埋伏在雪窝里、山头上,裤腿和鞋里的雪水又结成冰,冻得人瑟瑟发抖。”张健告诉大家,有人说在抗美援朝战场是“一把炒面一把雪”,他当年没有吃过炒面,只吃过冻土豆。零下30多摄氏度的极端天气,冻土豆放在腋窝下面1个小时都没解冻。他唯一一次吃到饱饭,是和战友把敌人击退后,吃到缴获的罐头。
后来,新的战斗打响。随部队穿过一片过膝雪地时,张健跑着跑着,感觉双脚又麻又胀。为了跟上队伍,他一直咬牙坚持,直到战斗结束到后方医院诊治时,才脱下鞋子让医护人员查看双脚的情况。他没想到,脚后跟上冻伤的皮肤一遇暖,和鞋子一起被“脱”下来。经诊断,张健右脚小脚趾冻伤最为严重。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不久后,这根脚趾坏死脱落。
“我伤得不算重,很多战友的冻伤比我严重得多。和我一起接受治疗的一位战友,一只脚冻伤坏死,血肉和鞋粘在一起,脱鞋的时候怎么也脱不下来……”张健说,他当时还想继续随部队作战,但因为双脚冻伤严重无法行走,只得转回国内继续接受治疗。
看着张健残缺的右脚,一名学生感慨:“爷爷,您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张健摆摆手说:“八级伤残,算不上什么英雄。”
脚伤恢复后,张健前往有关单位报到,希望再次入朝作战。当时该单位成立不久,人员紧缺,张健便留下来,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年后,得知招收飞行员的消息,张健积极报名。虽因脚伤未能如愿,但经过学习培训,他成为人民空军一名政治干部,直到1986年离休。
“爷爷,雪窝里面是什么样”“吃冻土豆是什么感觉”“当时有没有大飞机”……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学生们认真聆听张健的讲述,不时提出问题。张健感慨地说:“当时我们武器装备落后,趴在雪窝里唯一的心愿就是有飞机来支援,早日打败敌人。如今咱们的国家强大了,未来还会有更加先进的飞机,等着你们去翱翔蓝天呢!”
“您和战友当年在战场艰苦作战,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大家为张健送上新年祝福。“我们的任务完成了,你们的任务还在继续……”张健笑着对大家说。
临别时,张健拿出一袋红彤彤的苹果,给每人发了一个,祝大家的生活甜蜜幸福。返程路上,大家继续交流着老兵的故事,心里都暖意融融。(李禹墨、徐海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您真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