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现代历史博物馆正门悬挂“北约·残暴编年史”展览宣传图(左一)。人民网记者 荣翌摄
一组有关北约罪行的数据触目惊心:阿富汗战争造成17.6万人死亡,其中超过4.6万人是平民;美国领导的对伊拉克的战争导致超过15万人丧生,其中80%是平民;北约干预利比亚局势并设立禁飞区导致400多名平民丧生;悍然对主权国家南联盟进行78天持续轰炸,轰炸次数达1.2万次,投下1万多吨炸药,发射3000多枚导弹,造成数以千计的无辜平民丧生……据不完全统计,仅2001年后北约发动和参与的战争就夺去90万人生命,包括近40万平民,造成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家数以千万计的难民流离失所。
青年学生现场聆听历史讲解。人民网记者 荣翌摄
炮火劫掠后的断井颓垣,绝望呐喊的母亲,襁褓之中的受伤婴孩,反对北约的愤怒人潮……展厅里上百张图片犹如“历史的伤疤”,将北约带来的战争伤痕直呈世人面前。冷战结束后的30年间,北约这一“专为对抗而生”的组织不仅没有解散,反而背信弃义五次东扩,成员由16国增加到30国,其军费在全球防务开支中占比接近60%,所到之处皆是破坏和动荡。正如西班牙《起义报》一针见血的评论:“北约永不满足的目标,是所有这些冲突的根源和癌细胞。”
现场展出的讽刺北约漫画。人民网记者 荣翌摄
而在另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完全沦为美国谋求霸权地位工具的北约,也着意展开意识形态阵地的掠夺。展厅墙壁上,一幅幅漫画犹如“含泪的笑”,以讥讽戏谑的笔触揭开北约“民主外衣”下的残暴面目。俄罗斯现代历史博物馆馆长维利卡诺娃以漫画《北约充满战争》(1981年)为例表示:“从那时起已经过去了41年,而这幅漫画仍然具有现实意义——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叙利亚,这些国家后来才意识到,美国及其北约盟国为自己设定的目标隐藏在极其人道和民主的口号背后。”
现场展出的揭露北约暴行图片。人民网记者 荣翌摄
无论是借所谓“文明冲突论”“人道主义干涉”“民主改造”“反恐”之名公然发动战争,还是为谋取地缘政治私利,在世界范围内不断策动“阿拉伯之春”等一系列“颜色革命”,北约总能为挑动冲突与对抗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白俄罗斯记者兼电视节目主持人阿扎雷诺克日前表示,数百万人在北约的“民主炸弹”下丧生,北约监督着大量“恐怖”组织,但其自身从来不受任何监督。这种监督与被监督关系的严重不对等,将美式霸权的典型病症一语道破。
展览现场介绍北约历史罪行的大屏幕。人民网记者 荣翌摄
“在俄乌冲突的同时,人类还在打一场全球心理和认知战争。”西班牙新革命网站在近期一篇文章中揭示北约资助一些国家开展认知战研究的事实,并指出这种新型战争形式的目标不再只是改变我们思考的内容,而是改变我们思考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沙特阿拉伯萨乌德·费萨尔亲王外交研究所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认为,乌克兰危机再次揭示了西方伪善。“‘人权和民主辩论那脆弱的门面背后’仍隐藏着‘西方的殖民遗产’,隐藏着‘新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扩张理念’。”
事实证明,北约一系列霸权行径严重扰乱国际秩序,在全世界不得人心。近一个多月来,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德国等国街头都爆发了抗议北约的游行活动。“我们已成为北约巨魔肮脏游戏的受害者。”芬兰政治学家约翰·贝克曼说。印度共产党总书记多赖萨米·拉贾直言,“北约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必须解散”,它不仅没有维护所承诺的“集体安全”,反而给反对美国利益的国家带来严重的不安全感。
有西方媒体将当今世界比喻为转动的轮盘,因其具有“史上最大的全球不确定性”。西班牙政治哲学教授达尼埃尔·因内拉里蒂在他的最新著作《无知社会》中也写道:“我们所处的时期具备了历史上其他动荡时期无法比拟的不确定性水平。”当前,世界各国已经十分困难了,既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又要保经济保民生。从挑起冲突对抗,到制造认知裂痕,再到动辄挥舞单边制裁大棒,北约打开了一个又一个“潘多拉魔盒”,只会进一步增加世界不确定性指数。
离开博物馆时,回首大厅里陈列的宣传画,“走向和平!走向生活!走向幸福!”的标语格外醒目,传递着人们对和平幸福生活美好向往的呼声,也值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及其盟国聆听与深思。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俄罗斯举办“北约·残暴编年史”展览揭开“民主外衣”下的残酷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