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年龄53岁 逐梦太空的他们仍“少年”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28日上午,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乘组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媒体记者集体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17年前太空翻筋斗

  如今再圆“太空梦”

  费俊龙同志简历

  费俊龙,男,汉族,籍贯江苏昆山,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5年5月出生。1998年1月入选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10月,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并担任指令长,同年11月,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获“航天功勋奖章”。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

  费俊龙从小就有一个“从军梦”。1982年,17岁的费俊龙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

  1995年,第一批航天员选拔工作启动,费俊龙从1500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航天员大队的一员。

  从那时起,费俊龙开始了复杂的理论知识进修以及高负荷的体能训练,经过日复一日的坚持,2003年费俊龙通过了“神五”初选,最终遗憾落选。

  找差距,补不足,费俊龙给自己定了目标:冲刺“神六”!最终,费俊龙以总评第一的成绩入选“神六”梯队,并担任“神六”指令长。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飞天,费俊龙和聂海胜踏雪出征,逐梦太空。怎么让地面知道自己状态良好?费俊龙想起国外航天员曾在空间站做“前滚翻”,于是,他大胆地在座椅上连做4个“前滚翻”。

  他说:“外国航天员能做到的,中国航天员也一定能做到!”

  神舟六号验证了我国具备“多人多天”的太空飞行能力,费俊龙、聂海胜在接近5天5夜的飞行时间里,相互配合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圆满完成任务。

  返回地球前,遥望蓝色星球,费俊龙心想:“这么美的地方,我还会再来的!”

  17年过去了,费俊龙再度圆梦,将随神舟十五号飞向太空。这一次“神十五”将驻留6个月,相信费俊龙的床头还会出现温暖的全家福。

  准备了24年10个月

  终于等来“飞天”任务

  邓清明同志简历

  邓清明,男,汉族,籍贯江西宜黄,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66年3月出生,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某飞行大队副大队长,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入选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准备了24年10个月,56岁的邓清明终于等到“飞天”这一刻!

  1998年1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成立,邓清明成为14名首批航天员之一。那一天,他庄严宣誓“英勇无畏,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甘愿为祖国的载人航天奋斗终生”。

  2010年,邓清明被选入强化训练队,成为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备份航天员。遗憾的是落选了。“神九”发射升空后,邓清明在地面按照手册,跟天上的航天员一起把所有程序都走了一遍,做到哪一步就打一个勾。他说:“战友安全回来了,这才是做备份的结束。”

  邓清明相信他下次还有机会,然而神舟十号任务,他最后因微乎其微的分差,再次止步发射塔前。

  2014年,航天员大队有5名航天员因年龄停航了。停航停训仪式后,同是“神九”“神十”飞行任务备份的陈全对邓清明说:“不管主份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老邓,你要努力,不要放弃!”

  2016年神舟十一号任务,邓清明再次作为备份航天员来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然而他再次与飞天梦想失之交臂。落选之后的邓清明,依旧坚持训练,时刻准备着。他曾说:“任务的成功即是我的成功,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

  24年10个月,邓清明终于等来了他的飞天任务。

  12年逐梦苍穹

  只为飞得更高

  张陆同志简历

  张陆,男,汉族,籍贯湖南汉寿,中共党员,硕士学位。1976年11月出生,1996年8月入伍,199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二级航天员,大校军衔。曾任空军某训练基地某团司令部空战射击主任,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2010年5月入选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全面考评,入选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

  航天员张陆进入航天员大队以来,通过年复一年的不懈坚持、训练备战,他把飞天梦想写在了歌声里,写在了书法里,也写在了12年的征程里。

  “古调穿松影,山淮赴穹境,辞岁在人间……”这是张陆专门为神舟十五号飞行任务创作的一首歌曲《壮志行》。

  2000年,张陆从空军第七飞行学院毕业,成为一名强五攻击机飞行员。和很多现役航天员一样,张陆太空梦的种子源于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2010年5月,张陆经过层层选拔,成为我国第二批5名男航天员之一。航天员训练有上百项课目,一些极限训练完全超出他的想象。但他从未放弃,积蓄力量勇敢追梦。2019年年底,他入选神舟十五号乘组,开始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无论是发射上升段的应急逃生,还是返回段的应急返回,学会生存,这是航天员的一门必修课。

  张陆说,在自己的追梦路上,家人给了他很大的理解和支持。“这12年,我回家能够睡到第二天凌晨,应该不会超过两个月。我喜欢写书法,就给爱人写了一幅字,在边上还写了‘纪念相识相知二十周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当于是一个约定,一个承诺。”

  即将开启太空之旅的张陆,有个小小的心愿:“把所有的感受都记录下来,然后送给我女儿,也送给全国的青少年,点燃更多孩子的科技梦、航天梦。”

责任编辑:吕成飞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平均年龄53岁 逐梦太空的他们仍“少年”

赞 (0)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