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编制
分行业的工业互联网推广指南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一级巡视员王鹏在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正处于起步探索转向规模发展的关键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快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打好政策“组合拳”。

“我们将紧扣发展新形势新要求,针对产业发展痛点难点,研究出台一批支持工业互联网、‘5G+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政策举措,助力稳经济、保安全。”王鹏说。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协同产业各方,稳步夯实产业基础,加快促进规模应用,不断创新应用生态,推动建设工业互联网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分行业组织编制推广工业互联网应用指南,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工业互联网和千行百业融通发展。
专家认为,强化应用场景建设,可以快速地发现需求,低成本地实现技术迭代。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其仔认为,我国可以通过应用场景创新,进一步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的融合互动,高效地为工业互联网创新培育良好生态。在这一过程中,要鼓励互联网企业等与行业龙头企业联合,发挥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并沿产业链布局延伸。
83%的企业
表示工业互联网增效明显
王鹏表示,近年来,“5G+工业互联网”已经在钢铁、采矿等10个重点行业领域形成了20个典型应用场景,推动着传统企业提质、降本和增效。
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近两年,工业互联网在中小企业应用普及率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83%的企业表示应用工业互联网后生产经营效率明显提升。
同时,“5G+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等新兴领域创新活跃,带动新型工业设备、网络、软件加快创新,龙头企业竞争力稳步提升。数据显示,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已破万亿元。
在支撑产业链畅通循环方面,工业互联网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上线近300个服务节点,覆盖91个地市、37个行业,服务企业超过18万家,实现研产供销服各环节、人机物料法环各要素和各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为疫情防控、产业链供应链保通保畅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开源证券认为,智能制造和新时代工业发展要求,推动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我国制造业需要利用信息化力量提高效率,推动产业智能化,实现生产要素间的高效使用与调度。工业互联网利用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进行紧密融合,实现跨设备、厂区、地区的互联互通,提高产出效率,有利于中国制造业未来保持在全球制造业环节中的高竞争力。
工业互联网加速发展
提升多家公司走强预期
中泰证券韩筱辰认为,工业与互联网业的转型升级需求,将支撑起工业互联网行业的广阔前景。工业互联网的两大子行业智能制造和供应链信息化都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韩筱辰认为,供给侧的数字化进程较需求侧相对落后。接下来,各行业的供应链信息化将成为必要。2018年中国供应链数字化服务收入为1.8万亿元,2021年该收入为2.8万亿元,三年CAGR达15.9%,预计2026年中国供应链数字化服务收入规模将达4.4万亿元。
上市公司中,智能制造的代表企业有东土科技、工业富联、容知日新、科达自控、中控技术、拓思达、华中数控、汉威科技等;供应链信息化的代表企业有国联股份、汇通达网络、密尔克卫、宝信软件、宝通科技等。
天风证券认为,工业互联网加速发展,建议重点关注的公司有:主设备领域的中兴通讯,工业网关领域的东土科技、映翰通,物联网方面的移远通信、广和通、美格智能、移为通信,传感器领域的四方光电、汉威科技、必创科技,VR/AR领域的创维数字、平治信息,定位领域的华测导航、海格通信等。
|
|
|

责任编辑:郭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出台一批支持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