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众所周知,欧美人晕奶,日本人晕血
“河蟹 ”“阉割” “特供” 这些词对国内玩家应该再熟悉不过。
一款游戏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经过一番“阉割”,让很多玩家觉得浑身难受。于是,人们呼吁国内也能有明确的游戏分级制度,仿佛这样就能够保证未成年人远离不健康内容,成年人也能够理所当然享受18+无限制内容。
但实际上,这只是玩家的一厢情愿。在许多游戏分级制度被建立多年的国家,这种做法即没有让未成年人远离血腥色情,也没能让成年人毫无顾忌享受原汁原味的游戏。 游戏分级最明显的效果,就是让众多游戏大厂绞尽脑汁地“阉割”自己的游戏,练就一身“葵花宝典”本领。
前不久白金工作室宣布即将发售的《猎天使魔女3》会带有“安全模式”,此模式下许多场景会被“和谐”,贝姐会穿的更多更保守,一些造型撩人的怪物也不再性感。白金官方对此的解释是“安全模式能让玩家能在各种场合游玩”。
而除此之外,白金费心思多做一个“安全模式”的目的,还有可能是为了应付欧美地区对游戏色情裸露元素严苛的审查。要知道在北美、欧洲这些游戏分级制度已经很“成熟”的地区一直有个很奇葩的现象——对色情和暴力元素的区别对待:杀人放火、血腥暴力13+;要是敢露个大腿、来个深V,“对不起,我们觉得这游戏只适合17岁以上玩家游玩”。
负责北美地区分级的ESRB
一
当欧美厂商集体晕奶
我们都知道,上世纪80年代美国雅达利大崩溃之后,任天堂拯救了当时几乎奄奄一息的北美游戏市场,从那时起,许多日本游戏开始进军欧美。虽然欧美玩家挺爱玩任天堂的游戏,但文化和地域的差异始终是存在的, 所以任天堂为了维护自身形象开始自我审查,删除掉游戏里一些敏感元素。
而这些被审查掉的内容往往是日厂擅长的色情擦边球元素:《勇者斗恶龙》日版初代就有的系列特色“puff-puff”(即女性特殊按摩),在美版中不复存在;《双截龙2》封面上性感少女破碎的裙子在美版中得到了“修复”;《最终幻想4》中城镇里比基尼舞者在美版中被紧身衣代替,玩家可以找到的色情杂志也被删除。
“和谐”从任天堂做起
很多玩家认为这些“和谐”是任天堂多此一举, 但很快在1994年娱乐软件分级委员会,也就是ESRB的成立,证明了任天堂的未雨绸缪。
负责美国和加拿大地区游戏评级的ESRB,在成立初期就得到了绝大多数游戏开发商和零售渠道商的支持。一款游戏如果被ESRB认为含有强烈暴力、性元素,会被评定到“仅限成人(AO)”级别,不但不被允许在三大主机平台上线,线下的实体店也不会卖,基本等于是宣判死缓。历史上遭受AO评级的游戏并不多,只有28款,还全都是PC游戏。
毕竟对于厂商来说,销量和修改游戏内容之间,并不难做出选择。
于是1994年的《最终幻想6》里修改的幅度明显加大,许多在日版里裸露的生物和怪物被穿上了衣服或者加了特效。即使它们都是些细节并不明显的像素图像,但开发商Square为了让游戏获得ESRB的 T级(13+)分级,能够顺利卖给正处在中二年纪的白人青少年,还是很卖力的“和谐”了游戏。
《最终幻想6》里被和谐的怪物
随着游戏画面不断进化,日厂“阉割”自己游戏似乎越来越起劲。《火焰纹章:觉醒》里Tharja的泳装CG被拉上了一块黑布;《勇者斗恶龙8》里杰西卡的比基尼成了日版独占;《星之海洋5》里Miki的性感短裤被和谐成了热裤;《异度之刃X》既和谐掉了少女角色的比基尼, 还连胸部大小调节器也一并去除了。
美版的《异度之刃X》不允许低龄少女穿比基尼
《零濡鸦之巫女》这种重量级擦边球自然得到更多关照,WIIU美版不仅修改了女主角的年龄、去除了几款性感的内衣DLC,而且还取消了实体版的发行。更惨的是绅士宅男心中的白月光《沙滩排球3》,甚至都没能通过评级在欧美发售。
除了美女们的胸部、臀部、大白腿,游戏的文本对话也难逃“和谐”, 牵涉到性暗示、同性恋等“虎狼之词”的文本,往往在美版游戏里就会改头换面。 比如《异度之刃2》作为一款有不少媚宅属性的JRPG,在美版就受到了不少“照顾”:花的设计灵感从原本日版的色情杂志变成了“异刃画册”,新盔甲样式从比基尼变成了“兔子盔甲”;异刃凛音的女同定位也在美版被强行消失,收集漂亮小姐姐开后宫的设定变成了寻找漂亮随从。
原版的“后宫”成了美版的“随从”
对游戏色情擦边球元素严苛的审查,打破了很多人对欧美国家开放环境的固有印象,很多欧美玩家也对这种现象也感到莫名其妙和无可奈何。
二
谢谢你,CERO
反观人们印象里社会氛围保守的日本,却在游戏色情擦边球方面很放的开,日版游戏里出现各种卖肉擦边球元素都是司空见惯。任天堂在玩家眼里向来是面向全年龄段的健康形象,但对日式绅士游戏比较熟悉的玩家都知道,在NS平台上有大量尺度非常大的二次元游戏,各种软色情、性暗示内容拉满,成年人看了都要直呼顶不住。
当然,这不是任天堂在搞事情, 其实这是日本游戏分级制度的大一特色。 成立于2002年的计算机娱乐分级机构CERO,同样也对游戏中各种明显的色情、暴力、赌博、犯罪内容进行了严格的划分。最高分级的CERO Z(18+)严格规定游戏内不准出现裸体、性行为等画面。像巫师3这样在欧美拿到M级(17+)完全无删减的游戏,日版不光是CERO Z(18+)评级,还要“和谐”掉许多精华内容。
但相对的,只要游戏里没有出现裸体、性行为等明确禁止的内容,CERO就不会为难你。比如《猎天使魔女3》在ESRB拿到的是最高的M级(17+),但日本CERO却给了它一个D(17+)级评级,并没有到最高的Z(18+)。同样的像《沙滩排球3》《闪乱神乐》《真电爱·北见绘里》等众多绅士游戏,在日本都处于这个评级之下。
CERO D是个很微妙的评级,2002年CERO最初成立时并没有D评级。而在几年之后,日本游戏厂商发现Z的评级对游戏的销量影响非常大,毕竟青少年是游戏消费的一大主力群体。于是在2006年CERO又专门另外设立了D评级,许多Z评级游戏经过一些“和谐”后可以被评为D,而许多打着色情擦边球的日式游戏基本也都被CERO放过一马评为D级。
日本的分级制度CERO建立于2002年
D和Z虽然只差“一岁”,但CERO 对D评级的注释是“未经父母同意不能购买”;而Z则是“未满18岁购买此评级游戏视作违法”。也就是说, 在日本购买CERO Z分级游戏需要向店员出示18+年龄证明,而CERO D则只需要自觉地向父母报备,两者的区别不言而喻。
三
我不晕奶,但我晕血
相比起可以随心所欲的搞黄色,日本游戏也有自己的痛点,就是对血特别敏感。 CERO对游戏内血腥暴力的审查十分严苛,但凡带有相关内容的游戏,想在日本顺利发售必须进行“自我阉割”:减少出血量、移除断肢内脏、和谐掉破损的尸体等等。
而血腥暴力又恰恰是欧美游戏最擅长的元素,所以可以看到大量著名欧美游戏的日版惨遭和谐。比如《最后生还者2》原版有各种爆头断肢血腥效果,但在日版中敌人不再是肉体凡胎,被各种枪械、炸弹击中后不会有断头断肢出现,一些场景中原本内脏横流的尸体也变得完整。
左为日版《最后生还者2》里被和谐的尸体
《荒野大镖客2》《往日不在》等等这些暴力元素满满的游戏也更不用说了,断肢系统阉割掉是必须的,出血量也要大大降低,原本的只有两截的尸体都会被重新“和谐”成完整的样子。
《往日不在》的出血量在日版也被削弱了
即便是有这样那样的和谐,这些欧美游戏的CERO评级依然是最严格的Z,仅限18岁以上成年人购买,连个D级的机会都没有。
最惨的还是要数《真人快打》系列了,这个欧美血腥暴力格斗游戏系列其实在日本有不少粉丝,但是《真人快打11》在日本没有通过CERO的评级,无法在主机平台上发售。反倒是《真人快打》的真人电影可以毫无顾忌的上线,毕竟给游戏评级的CERO可管不了电影。
CERO对血腥暴力的严格审查对日本本土游戏影响也不小。典型的例子就是日版《生化危机2重制版》惨遭大量“和谐”,不但断肢、血腥场面大幅修改,一些特别的运镜,比如里昂查看丧尸头部的镜头,都被卡普空调整成了远景。
《生化危机2重制版》日版的和谐让日本玩家很不满
其实作为《生化危机》系列开发商的卡普空,在日本游戏行业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早就练就了一身功力深厚的“葵花宝典”。从1998年发售《生化危机2》开始,卡普空就开始对日版进行去血腥化的和谐,要知道那时候CERO都还没有建立。而最近几年,卡普空已经开始出售D和Z两个CERO分级版本的日版《生化危机》,根据版本不同游戏的“和谐”程度也有所不同,可谓是老谋深算、功力颇深。
可惜即便是18+评级的日版《生化危机》依然还是有一定程度的“和谐”,没能达到欧美版的原汁原味。 一款日本人开发的游戏,玩家想玩到原版只能去购买海外版,不得不说也是“国情在此”。
CERO对血腥暴力的严苛审查自然引起过日本不少知名制作人抱怨,甚至是直接批评。小岛秀夫就在《合金装备5:原爆点》因为CERO评级压力不得不和谐掉一些血腥画面后很不爽:“如果我们不越过那条线,不尝试表达我们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那么游戏只能是游戏,无法达到电影和小说的艺术成就。”
但无论怎样,《生化危机》《合金装备》《恶灵附身》等这些日厂游戏虽然会有一定的和谐,但基本都保持了CERO D的分级。而反观同样和谐过欧美系的血腥暴力游戏,基本清一色的CERO Z 18+。之前我们也说过CERO Z分级被日本厂商认为对销量影响非常大,CERO分级制度的偏向性已经不言而喻。
四
无阉割,不游戏
如果用评级制度来判断欧美和日本这两大电子游戏市场,我们会得到一个奇葩的结论: 欧美人晕奶,日本人晕血。 在血腥暴力游戏层出不穷的欧美地区,日本二次元美少女不得不穿的更多更厚;而在“带球冲锋”屡见不鲜的日本,血腥暴力基本就是被“和谐”的敏感元素。
日本欧美两个地区文化历史的差异肯定是主要原因。日本社会在90年代后期经历了像神户儿童连续杀害事件这样针对儿童的恶性犯罪事件,保护青少年儿童远离血腥暴力的呼声异常强烈。CERO在这样的氛围下应运而生,因而对血腥暴力元素的苛刻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而性开发程度比较高欧美地区其实历来对二次元色情擦边球元素都不友好,一些日本绅士游戏还会触碰“低幼”的红线,让一些欧美媒体和群众对二次元游戏更是带上了有色眼镜,ESRB在评级时重点关照在所难免。
世界上其它各个地区也有着自己的游戏“分级痛点”, 比如澳大利亚的游戏分级委员会OFLC就对游戏里的药物十分敏感,贝塞斯达当年为了能让《辐射3》在澳大利亚获得评级而专门修改了药物的名字;德国人有号称欧洲最严苛的游戏审查制度,血腥暴力、战争题材游戏在那里寸步难行;沙特有一套伊斯兰地区特有的游戏审核制度,牵涉到宗教内容的游戏全都被禁止。
德版《德军总部:新巨像》里的希特勒被剃掉了标志性的小胡子
各个地区的分级制度也明显带有一些产业壁垒作用。同样是血腥暴力的游戏,《生化危机》修改后可以在日本拿到D级,出血量超大的《血源诅咒》《恶灵附身》也都是D级,但并不以血腥暴力为特色的《荒野大镖客2》在阉割后依然是Z级;虽然穿着暴露只是打打球的《死或生沙滩排球》在欧美连ESRB的M(17+)都拿不到,连杀人放火裸体俱全的《侠盗猎车手》都不如。要说没点潜规则,似乎说不过去。
日版的《侠盗猎车手5》也是受到不少和谐的
而作为志在国际化市场的游戏开发商,练好“葵花宝典”、了解各个地区的分级审查机制可算是基本的业务能力。只要游戏能够获得更好的评级,对自己的游戏怎么动刀修改都是小问题。如果一款游戏没能通过另一个地区的评级,最好的解释其实是游戏的销量前景覆盖不了“动刀”的成本。
赚钱嘛,不寒掺。
福利
关注【游民星空】,并在文章下方评论,我们将会在本周一到周六的头条文章评论区中,选取点赞最高的用户送出【《赛博朋克2077》女v黏土人】1个
中奖用户将会在本周日的中奖文章底部进行公示~
点 击 关 注 , 我 们 想 和 你 聊 聊 电 子 游 戏 和 这 个 世 界
↓ ↓ ↓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晕奶还是晕血,是厂商对你提出的终极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