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军工一线“质量卫士”

据了解,该局党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文职人员纳入人才建设“一盘棋”系统筹划,助力文职人员在任务中加速成长,实现了人才队伍质量、结构双优化。本期,我们一起了解该局文职人员的成长经历。

——编 者

“解决了装备质量问题不等于画了句号,要持续跟进做好后续工作,从源头入手查找症结,做到举一反三”“对发现的问题拉单挂账、责任到人,严守政策法规、敢于较真碰硬,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诠释使命职责”……近日,在陆军装备部某军事代表局召开的质量标兵交流会上,几名文职人员与大家分享体会。

“武器装备建设进入关键阶段,对军代表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该局领导介绍,单位文职人员来源不同、经历各异,在部队大熔炉中经受淬火历练,实现了能力素质升级。如今,他们活跃在武器装备质量检验前线,成为精心把关的“质量卫士”。

“该走的程序一步不能少、一步不能乱、一步不能错”

“武器装备质量关系官兵生命、关系战争胜负,必须严把程序关。该走的程序一步不能少、一步不能乱、一步不能错!”

这是前不久的军企科研项目推进会上,该局军代表、文职人员豆永鹏与地方某研究所科研团队交流的一幕。

一方面是研究所想推进项目进度,一方面是装备研制必须按照有关程序开展,面对矛盾问题,豆永鹏始终牢记军代表职责,在原则问题上不含糊,并为他们讲清政策法规。最终,研究所认真遵照执行规定程序,配合高效完成某型装备的鉴定定型任务。

一次验收某型装备样机时,豆永鹏发现设备之间数据链联通与断开操作比较繁琐,需要在不同通信通道间频繁人工插拔转换线缆,影响了工作效率。为此,他多次会同军代室督促企业研发自动化测试系统,但企业以研发费用巨大、以往多次开发失败等理由推脱。

“转改后服装变了,细致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能变,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任务的初心不能变。”豆永鹏说,作为装备质量把关者,要敢于唱“黑脸”、不怕得罪人,切实把责任扛起来、落下去。后来,他多次找相关企业负责人综合分析利弊,主动帮助协调解决难题,经过双方共同努力,终于开发出自动化测试系统,有效提高了产品交验质效。

“扛起责任使命,始终对打赢负责、对战斗力负责、对官兵生命负责。”加入文职人员队伍后,豆永鹏厚植专业功底,用专业能力维护装备质量,先后荣立三等功1次,获全军质量监督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装备彻底消除质量隐患,才能放心交给部队使用”

“砰砰砰……”夜幕中,一声声枪响划破天际。秦岭北麓某靶场,该局军代表、文职人员吴茜爬上3米高的测试平台查看射击试验数据。夜已深,但她仍坚持验证后再下山。

“妈妈,你怎么还没回家啊?”忙碌中,看到儿子发来的信息,吴茜眼眶一红,感到很愧疚。这已是她连续在靶场奋战的第11个夜晚。

吴茜从小就有一个军旅梦,尤其成为军嫂后,这种愿望更加强烈。2019年,她辞去稳定工作参加文职招考,如愿成为一名文职人员。工作中,她把梦想付诸实践,始终以昂扬精神状态不懈前行。特别是在某项目最吃紧的时段,她牵头制订推进计划,连续两个多月铆在军检线、吃住在办公室,确保装备如期保质交付部队。

“有的问题看似不起眼,却可能给未来战场埋下隐患。”一次,某型武器进行试验时发生卡弹问题,吴茜立即上前询问原因。承制单位技术人员解释,是工人在焊接抛壳装置时不小心焊歪了,重新焊一下就好。“保护好现场,我们再检查一遍。装备彻底消除质量隐患,才能放心交给部队使用。”吴茜认真研究产品、图纸、工艺,发现问题是抛壳装置存在设计缺陷导致,并不仅仅是工人的“不小心”。随后,她立即联系承制单位进行全面检查,并督导开展整改工作。

凭借执着坚定、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吴茜担当尽责、挑起大梁,先后编制6型产品验收细则、3型产品校准规程,发表9篇学术论文,申报4项发明专利,编写的某型装备操作手册在部队广泛使用。

“不能停步,不断积蓄打赢‘下一仗’的底气和能力”

荒漠深处,某部一场实装训练正在进行。作为监管某型装备的军代表,文职人员王辉正为该部开展技术服务。

“刚才刹车时,你听到异响了吗?”王辉问道。

“装备在沙漠行驶,发出类似的声音是常有的事。”战士起初有些不以为意。

训练结束后,王辉检查发现是因为沙尘附着在装备某部位所致,虽然暂时对刹车性能影响不大,但若不及时清理,可能会造成刹车性能逐渐下降,增加安全风险。回营后,王辉及时与承制单位人员沟通,督导他们完善制动系统防风沙方案,彻底消除了此类隐患。

几年前,王辉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军代表。经常与硕士、博士、专家骨干一起开展业务工作,他感到压力很大。在党支部鼓励引导和帮助支持下,他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资源开展学习研究。“不能停步,不断积蓄打赢‘下一仗’的底气和能力,才能不负组织期待。”王辉感慨地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来,王辉参与1项国军标的修订工作、1项军内课题研究,撰写发表多篇论文,多次被评为“四有”优秀文职人员等,逐渐成为骨干力量。

是金子总会发光。两年前,王辉被局里指定为首批某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去年,他作为该系统深化试用标杆单位代表,参加系统功能迭代升级后的深度测试和推演演示工作,因表现突出,上级明确他所在的军代室成为该系统在陆军装备部唯一试点单位。面对重大专项任务,他广泛调查研究,负责拟制试点方案,全身心投入到紧张工作中。目前,试点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张 多 杜芳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当好军工一线“质量卫士”

赞 (0)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