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24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侵犯商业秘密犯罪163件385人,案件数同比上升12.4%。最高检指导上海、浙江、广东等地办理了一批涉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动力电池等在创新密集型领域有重大影响的案件和新类型案件。
上海检察机关在办理郭某侵犯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商业秘密案中,突破专业壁垒、完善证据链条,依法认定公司内部人员非法获取核心技术代码的犯罪行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被告人被判处刑罚,并处罚金,并协助法院推动一揽子解决公司股权争议。
四川检察机关办理的尹某某侵犯商业秘密案,受害单位为化工领域高科技龙头企业。检察机关通过电子数据分析、物证应用技术等手段构建完整的证据体系,申请侦查人员、鉴定人员出庭作证,推进庭审实质化,最终尹某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为权利人挽回经济损失人民币6.58亿元。
北京检察机关在办理一起侵犯安检设备应用领域商业秘密案中,综合运用技术调查官与检察技术辅助办案制度,利用远程勘验提取关键证据,查明技术事实,并通过自行补充侦查追加认定侵犯经营信息的犯罪事实。(记者刘硕、唐健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最高检:依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刑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