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信用代证”堵点

部分省份依托信用信息平台网站,通过信用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融合,开展了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改革(“信用代证”),实现“一份报告替代一摞证明”和“一网通办”,受到企业欢迎。中办国办近日发文提出,要推进信用报告深度应用,大力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规记录的证明。

加快推广“信用代证”,既是“放管服”改革的深化,也是“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必然要求,其实质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多跑腿,企业少奔波”。更深层的变革在于信用价值的激活,当信用报告成为企业“数字身份证”,守信者可在融资授信、行政审批等领域享受优待,“信用有价”将推动市场形成良性竞争生态。

当前,推广“信用代证”还存在卡点、堵点。比如,数据整合面临难题。公共管理部门在行政履职过程中积累了大量信用信息,但散落在不同部门,没有形成集聚。再比如,信用证明缺乏国家标准规范。各地各部门需要企业提交证明的场景多、需开具的证明数量多,在此基础上生成的信用报告格式也是五花八门,企业跨行业、跨区域使用时可能面临“水土不服”。

从“重复证明”到“信用赋能”,“信用代证”折射出的是政府和市场关系问题。各地各部门应补齐短板弱项,加快推广“信用代证”,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治理机制,为优化营商环境、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温宝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打通“信用代证”堵点

赞 (0)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