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婕代表:强化检察公益诉讼 清朗网络空间

实践中,检察机关积极探索了网络空间治理检察公益诉讼新模式。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检察院2024年办理了杨某等传播虚假信息民事公益诉讼案,向杭州互联网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请求判令涉案三家公司和杨某共同承担公益损害赔偿金100万元等,法院支持了检察机关的全部诉讼请求。这个案例也入选了“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4年度十大案件”。

杨某通过公司平台操纵“网络水军”,在未核实信息真实性的情况下,开展有偿“转评赞”“直发”“投诉举报”等业务,流量造假,通过发布和删除信息等以谋取非法利益,破坏了网络生态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侵害了广大网络用户的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针对上述现象,陈婕代表认为,网络文化具有商业性和公共性两种属性。与现有法律规制模式相比,检察公益诉讼制度在网络低俗文化整治中更具优势,既能把监管视角从行政行为末端提前至损害发生前,实现对公益损害问题的前端预防和源头治理;又能通过检察建议、提起诉讼等方式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陈婕代表建议,应从立法层面入手,基于网络文化的公共属性特征,将网络低俗文化治理明确纳入检察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推动构建网络文化建设领域公益诉讼制度体系。同时,出台配套实施细则,明确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适用范围、程序规范等,对社会公共利益内涵界定、损害赔偿金额计算标准等作出具体规定,为办案实践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引。

来源:检察日报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新聚网 » 陈婕代表:强化检察公益诉讼 清朗网络空间

赞 (0) 打赏